北风如箭吼,城门启。不断香车流水。
侧卷绡帘拖燕尾。巫鼓唱,蛮箫赛。
乌孙别、紫台人,黄鹄寡、青溪妹。
粉襟儿畔,多少红泪。谁唱敕勒歌,诉尽消魂事。
绣镞残骸攒猬。树腹崖根潜老魅。招蜀魄,呼湘鬼。
鹃已叫、洛阳城,鹤未返、辽西市。总春闺、梦中夫婿。
北风如箭吼,城门启。不断香车流水。
侧卷绡帘拖燕尾。巫鼓唱,蛮箫赛。
乌孙别、紫台人,黄鹄寡、青溪妹。
粉襟儿畔,多少红泪。谁唱敕勒歌,诉尽消魂事。
绣镞残骸攒猬。树腹崖根潜老魅。招蜀魄,呼湘鬼。
鹃已叫、洛阳城,鹤未返、辽西市。总春闺、梦中夫婿。
这首《塞孤·宣武城外书所见》描绘了边塞的凄凉景象与深沉情感。开篇“北风如箭吼”,以强烈的自然景象开篇,渲染出边塞的荒凉与艰苦。接着“城门启”三字,仿佛在述说历史的变迁与边关的沧桑。
“不断香车流水”一句,看似描绘了繁华与热闹,实则暗含着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感慨。“侧卷绡帘拖燕尾”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女子的生活场景,燕尾帘子的轻柔与女子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巫鼓唱,蛮箫赛”两句,将边塞的民俗风情融入其中,既有异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蕴含着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渴望。“乌孙别、紫台人,黄鹄寡、青溪妹”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离散与孤独的深切同情。
“粉襟儿畔,多少红泪”直接点明了边塞女子的哀愁与泪水,她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无奈与痛苦。“谁唱敕勒歌,诉尽消魂事”一句,借古代民歌表达对边塞生活的哀叹与思念,情感深沉而动人。
“绣镞残骸攒猬”描绘了战场的残酷与悲壮,箭簇与残骸堆积如刺猬,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惨烈。“树腹崖根潜老魅,招蜀魄,呼湘鬼”则通过神话传说,进一步深化了对死亡与哀悼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边塞文化的神秘与丰富。
最后,“鹃已叫、洛阳城,鹤未返、辽西市”以杜鹃啼叫和白鹤未归,象征着远方的思念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总春闺、梦中夫婿”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与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女性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和平与团聚的渴望,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