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答诸丈见和二首·其一》
《再答诸丈见和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艾性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神龟为我作天山,合住清泉白石间。

岁月短梭人易老,诗书高阁士方闲。

秋鸿社燕炎凉势,沧海桑田梦觉关。

近屋虬松三百尺,时时相对各苍颜。

(0)
注释
神龟:神话中的长寿生物。
作:化作。
天山:中国的西部山脉,象征高远。
合住:共同居住。
清泉:清澈的泉水。
白石:洁白的石头。
岁月:时间。
短梭:比喻时光飞逝。
人易老:人生短暂,容易衰老。
诗书:书籍和诗歌,代表学问。
高阁:高高的楼阁,常指藏书之处。
士:读书人。
秋鸿:秋天的大雁。
社燕:春天的燕子。
炎凉:冷暖。
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梦觉:从梦中醒来。
近屋:靠近房屋。
虬松:盘曲的老松树。
三百尺:极言其高。
相对:面对面。
各苍颜:各自展现出苍老的面容。
翻译
神龟化作天山景,居住在清澈泉水与白石之间。
时光如梭人易老去,学者在高高的书阁中享受闲暇。
秋天的大雁和春天的燕子,感受着季节的冷暖变换,梦境中仿佛经历沧海桑田的变化。
近处屋檐下有棵粗壮的松树高达三百尺,它与我常常相对,各自展示着苍老的容颜。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天山间的生活情景。开篇"神龟为我作天山,合住清泉白石间",隐喻作者得到神灵的庇护,在高洁的山间与清泉、白石为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

接着"岁月短梭人易老,诗书高阁士方闲",反映了时间流逝迅速,人生易逝,但作者却在高阁中沉浸于诗书之中,不为外界所扰,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从容与淡定。

"秋鸿社燕炎凉势,沧海桑田梦觉关"一句,则是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对往昔岁月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感慨。秋天的大雁成群飞过,燕子在炎热消逝后的凉爽中穿梭,反映了季节更替与时间流转,而"沧海桑田"则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隐喻,通过梦境唤起作者对往昔的回忆和感悟。

最后"近屋虬松三百尺,时时相对各苍颜",描绘了居所附近有参天大树,与之相对而立,时间久远,两者都已长满了苍苔,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以及对时光易逝、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作者超脱红尘、自在悠然的心境。

作者介绍

艾性夫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芳树

芳树宜三月,曈曈艳绮年。

香交珠箔气,阴占绿庭烟。

小叶风吹长,繁花露濯鲜。

遂令秾李儿,折取簪花钿。

(0)

酬刘员外月下见寄

夜凉河汉白,卷箔出南轩。

过月鸿争远,辞枝叶暗翻。

独谣闻丽曲,缓步接清言。

宣室思前席,行看拜主恩。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八十三

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

白矾烟尽水银冷,不觉小龙床下眠。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三十三

芝蕙芸花烂漫春,瑞香烟露湿衣巾。

玉童私地誇书札,偷写云谣暗赠人。

(0)

襄阳作

庙堂初解印,郡邸忽腰章。

按节巡河右,鸣驺入汉阳。

城临南岘出,树绕北津长。

好学风犹扇,誇才俗未忘。

江山跨七泽,烟雨接三湘。

蛟浦菱荷净,渔舟橘柚香。

醉中求习氏,梦里忆襄王。

宅坏仍思凤,碑存更忆羊。

下车惭政美,闭阁幸时康。

多谢南征术,于今尚不亡。

(0)

读侯道华真人传

汉皇轻万乘,方士说三丹。

不得修心要,翻知出世难。

茂陵春竟绿,金掌曙空寒。

何似先生去,翩翩逐彩鸾。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