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全文
清 / 郑燮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àoguīhuàzhúbiéwéixiànshēnshìmín
qīng / zhèngxiè

shāzhìwèiguānnángtuóxiāoxiāoliǎngxiùhán

xiězhīqīngshòuzhúqiūfēngjiāngshàngzuòdiào竿gān

注释
乌纱:当时做官为宦的代名词囊橐:一种口袋。
萧萧:空空的样子。
翻译
我决定抛弃乌纱帽弃官而去,回家之时两袖清风,一贫如洗。
我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画家郑燮所作的《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诗人以自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辞官归乡的决心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乌纱掷去不为官",形象地描绘了他放弃官职的决绝,"囊橐萧萧两袖寒"则写出他清贫的境况,但内心却无比坚定。"写取一枝清瘦竹",通过描绘竹子的清雅与坚韧,象征着诗人自己的高洁品格和隐逸志向,"秋风江上作钓竿"则预示他在归乡后将以渔夫的身份度过余生,享受自然与宁静。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郑燮

郑燮
朝代:清   字:克柔   籍贯:江苏兴化   生辰:1693—1765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猜你喜欢

四咏·其三眷南郭

眷南郭兮希达人,阐三籁兮闻天真,我昔此居称里仁。

夫君助我云连宅,燕泥忽混狐狸迹。

不如瓮牖门悬席,天地蘧庐况为客。

(0)

咏镜

汉皇露掌分青铜,蒲萄神镜凝妆红。

照颜还照月,怜水复怜空。

(0)

赠赵双白

海底双明珠,月晕含天色。

安能久沦没,当为海人得。

一人得此珠,怀之未敢出。

一人得此珠,照乘行列国。

自然成剖符,神彩暗相射。

愿言各珍重,崇此双珠德。

(0)

思旧诗·其六

关路前致辞,劳劳子何之。

凌秋进凿凶,慷慨趋危陴。

新组行就列,旧恩良不訾。

三命等浮埃,取义终若饴。

招魂魂孰归,将丽太常旗。

(0)

冬夜月色明皎与诸子宿雷峰祝天和尚

半壁飞花照佛灯,石幢不动自崚嶒。

松檐百尺浑巢鹤,竹榻一庭惊定僧。

如此山川常欲睡,故将心目夜重登。

明朝荐取无言偈,香雪蒙头答未能。

(0)

与侄涛时五十又一·其二

经史吾家学,临池汝擅奇。

不缘争道悟,自得画前师。

下笔若斧劈,疾书如电驰。

纵横任神理,千古白猿知。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