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化毡颂》
《化毡颂》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夺却群生夏衣,成得衲僧卧具。

为伊业识茫茫,所以一夺一与。

三百四百野狐队,中有一两个不瞌睡。

十方虚空百杂碎,宁不打破悭皮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àzhānsòng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duóquèqúnshēngxiàchéngsēng

wèishímángmángsuǒduó

sānbǎibǎiduìzhōngyǒuliǎngshuì

shífāngkōngbǎisuìníngqiāndài

注释
夏衣:比喻世间万物的生机和活力。
衲僧:指佛教中的僧侣,穿着布衲的修行者。
业识:佛教中指业力和认识,因果报应的观念。
一夺一与:象征着世间万物的生灭变化,佛法中的因果循环。
野狐队:比喻众多的众生或修行者。
瞌睡:这里指失去对佛法的专注。
十方虚空: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悭皮袋:比喻人心中的贪欲和执着。
翻译
剥夺了万物的夏日衣裳,织成了和尚们的卧具。
为了她(佛法)无边的事业,才会有夺取与给予的轮回。
成千上百的野狐队伍,其中只有一两个不打盹儿。
四方世界充满各种事物,怎能不打破那贪婪的心灵之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化毡颂》,以独特的禅宗视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诗中“夺却群生夏衣”形象地表达了佛家慈悲为怀,舍己为人的精神,将夏日衣物化作衲僧的卧具,体现了对众生的关怀。"一夺一与"则揭示了佛法中的因果律,通过给予与舍弃,引导人们看破生死轮回。

接下来的诗句“三百四百野狐队”运用比喻,将修行者比作众多的野狐,暗示他们正在经历修行的磨砺和觉醒过程。“中有一两个不瞌睡”则赞美那些能保持清醒、执着于修行的人,他们不同于常人,能够抵抗困倦,追求解脱。

最后,“十方虚空百杂碎,宁不打破悭皮袋”进一步强调了破除执着的重要性,如同打破装满贪欲的“悭皮袋”,让心灵得到净化。整首诗寓教于乐,富有禅意,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佛教修养和艺术才华。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重叠金/菩萨蛮.上元灯词同小谱

绣尘软荡香无力。天街月避楼台色。春影闹蛾红。

背灯娇煞侬。扶归人醉倦。夜定遥筝断。

花暖护纤莺。帘风转笑声。

(0)

疏影.鬼

凄凄悄悄。咽纸灰风细,旧句吟鲍。

睇苦颦酸,去去谁怜,相依露月沙草。

清明过也中元近,乞冷饭、鸦狐残饱。

闭那家、败箨荒园,宿火夜深明到。

如梦人天夙世,怨恩怅异路,何地寻好。

隐隐楼台,酒海铜山,绿女红男歌笑。

毡寒卷敝穷难送,怪一样、冬烘头脑。

带断燐、飘灭烟丝,佛阁又钟鸣了。

(0)

水仙花四章·其四

重帘一桁窣丫叉,密院何来冻雀哗?

白石清泉骄供养,银镫玉篴眷年华。

惜无蝴蝶依浓睡,羞借芙蓉障薄纱。

忍得清寒持得瘦,一生知己但梅花。

(0)

佌倠二章·其二

心非秋?坚,目作玉泽扬。豪奴冯子都,道路慕奇光。

太公屠牛佣,伊尹亦要汤。

眇尔拥魋结,安睹天王裳?

不为君子子,夫夫良可伤。

眄伺中道间,竦体徒皇皇。

(0)

雪窗述怀二章·其二

屈泽何须怨蠖身,怡然物我共皇春。

山中宰相寿元客,柳下先生怀葛民。

木不中材宜受弃,石难用砥复谁磷?

披云试俯天门盼,各有生机寓大垠。

(0)

雪窗述怀二章·其一

雪窗炯影厉难逃,天角孤星挂树高。

暗想易投中夜静,雄心转悔少年劳。

较量古事参千变,勃窣空风借一毛。

莫谓棼丝无许断,但怜掣手是铅刀。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