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七日晚步至齐云楼走笔赠吴邦直》
《七月七日晚步至齐云楼走笔赠吴邦直》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锦江风晚吹征裘,幽人诗思遏不休。

心知无处可告诉,掉臂直上齐云楼。

凭栏展目时一快,万山奔走趋帘钩。

回头下视茫茫者,龟囚蚕缚令人愁。

楼中夫子神仙流,道容玉颊红光浮。

少年读书浩江海,回春妙语生笔头。

致君终使尧舜上,大作一雨苏林邱。

深山野僧拙笔语,作诗欲赠烦冥搜。

艰苦思索得个字,谨用持上君牢收。

谢安昔与支遁游,及其贵也加绸缪。

高风气识正相侔,他年身退百无忧。

复来把臂登此楼,轩渠一笑三千秋。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七月七日晚步至齐云楼走笔赠吴邦直》。诗中描绘了诗人漫步至齐云楼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友人的赠言。

首句“锦江风晚吹征裘”,描绘了一幅傍晚江边,微风吹拂着旅人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幽人诗思遏不休”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创作冲动,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诗思依旧激荡不已。

“心知无处可告诉,掉臂直上齐云楼”两句,表达了诗人寻求表达和释放内心情感的渴望,最终选择登上齐云楼以求得心灵的寄托。登楼后,“万山奔走趋帘钩”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从楼上俯瞰群山的壮观景象,而“回头下视茫茫者,龟囚蚕缚令人愁”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世间束缚与苦难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转向对友人的赞美:“楼中夫子神仙流,道容玉颊红光浮。”将友人比作神仙般的智者,其外貌和气质都透露出超凡脱俗的气息。诗人回忆起友人年轻时勤奋读书,才思敏捷,妙语连珠,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远大抱负:“致君终使尧舜上,大作一雨苏林邱。”

最后,诗人以谢安与支遁的故事作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品格和气度的敬仰,并期待未来能再次相聚,共享欢笑,留下永恒的记忆。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也体现了对友情和理想的深切追求。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踰堂古岭渡溪至李家坑三章·其二

溪流若抚弦,弹我素心曲。

交合空濛岚,望疑竹天绿。

四岚无外浮,紧与一溪束。

下使溪水光,为黛不为玉。

踏矼行过南,吾影喜资浴。

还视顷所经,天梁但横瀑。

结宅容久栖,仙山事无促。

挂月松萝颠,卧携道书读。

(0)

下相

沙烟漠漠断杨多,向晚驱车下相过。

忽地风笳催梦醒,眼看斜月挂长河。

(0)

和弹篇七章当鞠歌行·其六

知我者死矣,不知我者左右嬉笑相揶揄。

尔非竟智吾非愚,激忿而竞胡为乎?

凤皇不可以语黄雀,语向青田千岁鹤。

梧桐伐作釜底薪,谁信人间有阿阁?

朝买一马,暮携一鞭。南行吴楚,北走赵燕。

路长客独年复年,道旁插柳高过肩。

柳为飘花人飘蓬,踯躅踯躅,安知西东?

(0)

王湘州画灵石旅舍图为杨星曜题

定襄告捷六合平,斯时扶馀方用兵。

仓皇灵石一杯酒,天意早遂风云盟。

湘州画笔极妍古,积雪严寒写穷旅。

天人一妹翩何妩,鬒影吹烟目能语。

就中一客高据床,双瞳闪睒髯戟张。

探囊匕首沥人血,群星夜黯河云昂。

新义之甥李景武,骨相峥嵘可食虎。

茅堂桦烛携红袖,眷属天涯忽萍聚。

江陵甲马筹刍粮,宫邸鸳鸯散歌舞。

汾阳王气方郁蒸,挥手且作西南行。

几州狐鼠乱残局,三原熊鸟骄连营。

夫婿封侯阿兄贵,回首杨花泊春泪。

记否红衣并玉鞯,晓月昏沙驮残醉。

旄头入海櫜玉弓,文皇赐履章华宫。

谁知草昧开天下,却数红颜第一功。

(0)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二十五

驿杨何娟好,昔往犹未青。

转愁客归后,西风来汝零。

西风吹汝落,东风吹汝生。

再来抚此树,客鬓应星星。

韶华受驰逐,岂以完令名?

生当尽所勉,枯菀安足争?

(0)

清河

相地得区要,开津利上供。

连云走舸舰,排闸固坊庸。

入馔江鱼贱,分香野树秾。

甘罗城下水,日射气溶溶。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