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墨灶寺追和缑山先生韵》
《墨灶寺追和缑山先生韵》全文
元 / 许有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丹霞圆锁翠潭潭,仰面青天镜出函。

解组已能辞好爵,判山还欲署新衔。

冷传霜信风生谷,清透云根月满岩。

却忆瓈江旧林壑,几多烟雾护松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向往。

首联“丹霞圆锁翠潭潭,仰面青天镜出函”以“丹霞”、“翠潭”、“青天”等意象,构建了一幅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画面。丹霞的红与翠潭的绿相互映衬,形成鲜明对比,而“圆锁”二字则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仿佛是大自然的巧手将这一切精心布置。仰望青天,诗人仿佛置身于一面巨大的镜子之中,感受到与天地间的和谐共鸣。

颔联“解组已能辞好爵,判山还欲署新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解下官印,辞去高官厚禄,选择隐居山林,重新获得身份的认同,这不仅是对物质欲望的超越,更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颈联“冷传霜信风生谷,清透云根月满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霜信、清风、云根、明月,这些自然界的元素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不仅传递着季节的变化,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山谷中传来寒霜的消息,清风吹过,云层之下,月光洒满岩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自然的声音,感受到心灵的净化。

尾联“却忆瓈江旧林壑,几多烟雾护松杉”将思绪拉回往昔,回忆起瓈江边那片熟悉的林壑,那里有烟雾缭绕,松杉挺立,是诗人曾经的栖息之地。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满足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许有壬
朝代:元   字:可用   籍贯: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1286~1364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猜你喜欢

题真符道山中寺

江路南风涨白沙,镫驴来憩梵王家。
片云忽作萧萧雨,梦断僧窗日未斜。

(0)

同庞彦才晚酌於涵翠轩

登临到处久徘徊,水色山光滚滚来。
百顷烟村抱城郭,数峰云水拥楼台。
千篇取足诗材剩,万轴横陈画笥开。
清兴穷探犹未厌,更投涵翠举余杯。

(0)

温原庙神御此还和谢景思韵

灵舆归路肃班斑,帐殿秋风响佩环。
九庙向来连北阙,五陵依旧对南山。
玉衣不受清尘涴,风马应随采仗还。
行起奉常陪荐享,天威咫尺侍悬间。

(0)

文监丞出关子东西湖春游倡和且约为重九之游

西湖烂醉踏青天,秀句重寻未隔年。
已约清樽携九日,要将黄菊荐三贤。
深秋风日明寒水,宿雨波澜起画船。
佳所葱茏如有待,晓妆浓淡抹非烟。

(0)

乙巳四月自都下省欧阳氏姊於封丘时河朔流移

北出都门都,红尘污客襟。
号蝉如有意,高柳自成阴。
辙乱思良马,林幽慕逸禽。
据鞍回首处,愈觉帝阍深。

(0)

与同舍游净明是日大寒予独乘马诸公以盂浩然

惨淡阴风暗广川,冲寒直到白云边。
寒驴苦忆长安道,古寺深行小有天。
岘首诗人穷入画,孤山处士句堪传。
疑君便是林君复,妙字清题故宛然。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