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摩袂属拥如山,夹道争看大阅还。
无限儿童齐拍手,几多父老尽酡颜。
八方共乐青春好,我亦常欣白昼闲。
无奈老来归念重,梦魂夜夜绕乡关。
肩摩袂属拥如山,夹道争看大阅还。
无限儿童齐拍手,几多父老尽酡颜。
八方共乐青春好,我亦常欣白昼闲。
无奈老来归念重,梦魂夜夜绕乡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景象,人们在春天举行大阅(古代的一种军事或民间集会活动),场面热闹非凡。开篇两句“肩摩袂属拥如山,夹道争看大阅还”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人群的密集和活动的盛大气氛。接下来的“无限儿童齐拍手,几多父老尽酡颜”则转向了观众的情感反应,儿童们欢快地拍手,长辈们脸上都露出了醉酒的红光,显然是非常愉悦和放松的状态。
中间两句“我亦常欣白昼闲。无限儿童齐拍手”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和谐场面的喜爱,以及他经常在安逸的白日里享受这份悠闲。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出整个社会在春天这个季节中的祥和气氛。
然而,最后两句“无奈老来归念重,梦魂夜夜绕乡关”却带来了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往事的思念变得越发沉重,即使在夜晚,梦中也难以摆脱对故土的牵挂。这是一种常见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主题——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大阅场景的描绘,展示了人间的欢乐与和谐,同时也抒发了个人对于岁月更迭、青春易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且情感丰富的作品。
门有万里客,颜面多风尘。
揽衣不及带,问客何方人。
客云二十载,京洛曾相亲。
邂逅同逆旅,广陌比椎轮。
名利苦奔踬,涉迹东西秦。
游吴复适越,今始及堂陈。
坐客相慰劳,斗酒展慇勤。
送客就长道,后会知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