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轻爵重艰虞,欲把铜山铸虎符。
天上故人修诏草,山中幽子看除书。
轩裳衮衮争先进,肉食纷纷愧远图。
戡乱扶颠今日事,不知廉蔺果何如。
君王轻爵重艰虞,欲把铜山铸虎符。
天上故人修诏草,山中幽子看除书。
轩裳衮衮争先进,肉食纷纷愧远图。
戡乱扶颠今日事,不知廉蔺果何如。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胡天游的作品《观除目》,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政的担忧和批判。开篇“君王轻爵重艰虞,欲把铜山铸虎符”两句,描绘了一种政治上的混乱与权力滥用的场景,"轻爵重艰虞"暗示统治者对待官职的态度轻率且难以担当,而“铜山铸虎符”则是对权力寻求加强控制手段的一种隐喻。
紧接着,“天上故人修诏草,山中幽子看除书”两句,诗人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政治生活的两重天地。一方面,有“天上故人”在高位上筹划政策、撰写诏令,这里“天上”象征权力的高度;另一方面,则是山中隐逸之士静观时事,"看除书"可能指对政治形势的冷眼旁观或是对旧有的典籍进行研读以寻求智慧。
第三句“轩裳衮衮争先进,肉食纷纷愧远图”中,“轩裳衮衮”描绘了官员们争相进入朝廷的热闹场景,而“肉食纷纷愧远图”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的政治行为的失望与责备。
最后两句,“戡乱扶颠今日事,不知廉蔺果何如”中,“戡乱扶颠”表明当前社会需要有人出手整顿混乱、扶正倒置,而“不知廉蔺果何如”则是诗人对未来局势的不确定和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细腻笔触和深刻洞察,抒发了对当时政治生态的批判与反思,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来往看看二十春,开怀情话日相亲。
悬车我已安三径,捧檄君俄向七闽。
肯为浮名随薄俗,但施善政抚疲民。
他时奏最归来处,好访湖山莫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