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花夜落晓还晴,应为农祥一展颦。
惭愧青裙南亩妇,犁头能得几多春。
檐花夜落晓还晴,应为农祥一展颦。
惭愧青裙南亩妇,犁头能得几多春。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田园景色的诗句,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与赞美。诗中的“檐花夜落晓还晴”勾勒出一个清晨雨后天空放晴的宁静画面,“应为农祥一展颦”则表达了这样的好天气对于农业生产的吉兆。
“惭愧青裙南亩妇”一句,通过设想中的田间劳作女性形象,传递出诗人对辛勤劳动者的赞赏与自谦之情。这里的“惭愧”,既可能是因为自己未能亲身参与劳动而感到愧疚,也可能是出于一种文学修辞,表达对农妇不易的同情和尊重。
最后,“犁头能得几多春”则深化了诗人的这一情感,通过设问的方式,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劳动的紧迫。这里的“犁头”,既是指耕田时牛马所拉的犁,也可以引申为农事的开始;“几多春”则暗示着岁月匆匆,春光易逝,呼应了人们对于时间和自然规律的无常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描写,表达了一种对农业劳动者的尊重,以及对自然恩赐和生命短暂的深刻体认。
黄茅时节,病恼南来客。
瘦得不胜衣,试腰围、都无一搦。
东篱兴在,手种菊方黄,摘晚艳,泛新刍,谁道乾坤窄。
百年役役,乐事真难得。
短发已无多,更何劳、霜风染白。
儿曹齐健,扶□一翁孱,龙山帽,习池巾,归路从敧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