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其四》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其四》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揉蓝拍岸秋涛信,列炬缘山夜烧痕。

枫叶经霜红更好,晚来扶杖过前村。

(0)
注释
揉蓝:形容海面或天空的蓝色深浅变化,犹如被轻轻揉动。
秋涛:秋天的海浪或江涛。
缘山:沿着山边。
夜烧痕:夜晚燃烧后留下的痕迹。
枫叶:秋季常见的红色树叶,象征着霜降后的丰收和季节变换。
经霜:经过霜冻,形容枫叶颜色更加鲜艳。
红更好:经过霜打的枫叶颜色更红,显得更加美丽。
晚来:傍晚时分。
扶杖:拄着拐杖。
过前村:走过前面的村庄。
翻译
秋天的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仿佛在传递着秋意的信息。
沿着山路排列的火炬,燃烧后的痕迹清晰可见于夜晚。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乡村风光的诗。开头两句“揉蓝拍岸秋涛信,列炬缘山夜烧痕”通过对水波和火光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生动的画面,传递出一种秋日游历的氛围。“揉蓝”指的是波光粼粼的水面,“拍岸”则是水激岸石的声音,“列炬”形象地描述了夜晚山间点燃的火光,而“夜烧痕”则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和深远。

第三句“枫叶经霜红更好”描绘了秋天枫叶在经历了霜冻之后变得更加鲜红,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秋色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欣赏。

最后一句“晚来扶杖过前村”则展现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用手杖缓缓行走于熟悉的乡村之中的情景。这里,“晚来”表现出时间的推移,而“扶杖”则透露出一种岁月流逝带来的体力不如从前,“过前村”则是对往昔生活场所的一种怀念。

整首诗通过动静结合,色彩与光影交织,以及对自然景观和乡土情感的细腻抒写,展现了秋天特有的美丽和诗人深厚的情感。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和亲友送小儿会试

天上庆云五色开,万方韦布向金台。

秋光满望幽燕月,春信尤凭驿使梅。

道可济时须有本,文应切理是真才。

通家故有圭璋赠,且放清歌出草莱。

(0)

纪梦诗

道林入我梦,万里倏感通。

即此可悟道,羚羊有何踪。

饮酒非譬道,酒醉庶形容。

予曰然非欤,犹堕声臭中。

一唯谅非难,得之安由从。

悠悠千载下,对尔心融融。

(0)

续得蒋道林书付鹑野来者颇异之欲条答病未能小诗书扇代启三首·其二

道大难容吾岂敢,和光瓦合讵吾情。

孔孟共憎乡愿媚,乡评中半是中行。

(0)

代简寄扬州杨孝子锜

维扬过客已知名,孝子旧为族党称。

便合首科逑闵冉,闭门闹市坐懵腾。

(0)

送蒋道林诸君登钓台依石翁师韵二首·其一

自拜江门风月句,一回一读一沈吟。

诸君弄月吟风去,风月满身江水深。

(0)

送汤九山还古冈·其一

樵山高高霄汉间,常恐相携著步难。

收拾临归春景□,□朝何处忆商颜。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