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摇落最堪悲,寂寞羁怀人梦归。
一曲谁家楼上笛,恼人偏向月中吹。
秋来摇落最堪悲,寂寞羁怀人梦归。
一曲谁家楼上笛,恼人偏向月中吹。
这首诗《旅怀》由明代诗人贺一弘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游子在秋季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句“秋来摇落最堪悲”,开篇即点明了季节背景——秋天,一个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的季节。秋风起,万物凋零,这种自然景象往往触发人的感伤情绪,诗人以“最堪悲”三字直接表达了对这一季节的哀愁感受。
接着,“寂寞羁怀人梦归”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主题。诗人将自己比作“羁怀”的人,即被束缚于外,无法自由行动的人,暗示了他可能身处异乡,远离家乡亲人。这里的“梦归”二字,既指梦境中对故乡的思念,也暗含着对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回归的愿望,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渴望。
“一曲谁家楼上笛,恼人偏向月中吹。”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笛声,作为一种传统乐器的声音,常常能引发人们对于远方、过去或梦想的联想。在这里,笛声在月光下悠扬,不仅增加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感,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笛声“恼人”二字,形象地描绘出音乐对听者心灵的触动,以及它在特定情境下引发的复杂情感反应。同时,将笛声与月光结合,营造了一种既凄美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上所述,《旅怀》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情感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