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第后投魏侍郎》
《登第后投魏侍郎》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空山学仙子,旧识安期生。

青霄许相接,凡骨难为轻。

一朝行业满,九转丹砂成。

安期忽东来,从帝游玉京。

下视一笑莞,依然有馀情。

借我白云车,导以虹蜺旌。

摄身出尘土,随君凌紫清。

机会倘一失,千载何由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hòutóuwèishìláng
sòng / wángzhīwàng

kōngshānxuéxiānjiùshíānshēng

qīngxiāoxiāngjiēfánnánwèiqīng

cháoxíngmǎnjiǔzhuǎndānshāchéng

āndōngláicóngyóujīng

xiàshìxiàowǎnrányǒuqíng

jièbáiyúnchēdǎohóngjīng

shèshēnchūchénsuíjūnlíngqīng

huìchángshīqiānzǎiyóudīng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王之望的作品,名为《登第后投魏侍郎》。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描绘自己与一位仙子或道士之间超凡脱俗的情谊,以及对修炼成仙、达到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空山学仙子”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山中学习仙法,追寻仙境的意愿。接着,“旧识安期生”则是说与一位名叫安期的道士或仙子有着旧交。青霄指的是天空的深处,而“许相接”则暗示了诗人和安期之间精神上的默契和联系。

“凡骨难为轻”表达了一种修炼之难,普通人的肉身要想达到轻灵飞扬是不容易的。接下来的“一朝行业满,九转丹砂成”则是说经过长时间的修行,一旦修炼成功,内丹(象征道德和智慧)就能完成九次变化,最终达到精神与肉体皆能脱离尘世的境界。

安期忽然从东方来到,意味着他已经成仙,可以自由往返于人间和天界之间。诗中写“安期忽东来,从帝游玉京”则是说安期从神圣的帝宫(玉京)归来,与诗人相会。

下半首诗写道:“下视一笑莞,依然有馀情。”这表达了安期对诗人的友情和留恋,虽已成仙,但仍保有一份凡尘的情感。接着,“借我白云车,导以虹蜺旌”则是说安期让诗人乘坐他的白云之车,并引导他通过彩虹般的桥梁(虹蜺旌)进入仙界。

“摄身出尘土,随君凌紫清”表达了诗人愿意随着安期离开尘世,前往更高洁净的地方。而最后,“机会倘一失,千载何由丁”则是说如果错过这次成仙的机会,将会后悔无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修炼成仙、与道士或仙子交游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永恒生命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城西送邓生

千山风雪正霏霏,君去金陵几日归。

凤凰台上还吹笛,东望沧溟泪满衣。

(0)

赠卖墨陶叟

龙井老人称墨仙,有家近在荆溪边。

铁臼秋鸣竹屋雨,瓦篝春扫桐窗烟。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日长小殿试乌丝,光迸骊珠欲浮动。

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

词臣供写《上林赋》,画史用作瀛洲图。

文物年来颇凋弊,丧乱谁言少知贵。

便须从子乞双螺,醉草檄书磨楯鼻。

(0)

初至西林喜遇徐幼文

与君三秋别,成此一会期。

清言美无度,离绪俄相遗。

况复在丘园,俱无冠带縻。

逶迤下泽游,皎洁艳阳时。

桃红媚墟囿,竿绿遍川坻。

覆觞申宿恋,开帙问新知。

澄怀悟渊泳,脱迹仰冥飞。

幸同赏心遇,白首永无违。

(0)

青青水中蒲

青青水中蒲,织作团团扇。

不肯赠傍人,自掩春风面。

(0)

林志尹秋江渔父图

江风摇柳云冥冥,小艚钓归潮满汀。

卖鱼得钱共秋酌,白酒船头青瓦瓶。

樵青劝酒渔童舞,击瓯唱歌无曲谱。

船前野鸭莫惊飞,我有竹弓不射汝。

(0)

将归桂林留别王志元刘象贤二首·其二

志士慎唯诺,况乃出处间。

白圭微有玷,噬脐良独难。

富贵非苟得,贫贱当自安。

干戈今若此,谁测衰盛端。

明当为远别,为君吐心肝。

愿言保贞节,深居且加餐。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