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泗亭怀古次碑刻韵呈同年高淳陈活泉》
《泗亭怀古次碑刻韵呈同年高淳陈活泉》全文
明 / 陶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沽酒维舟沛上回,泗亭踯躅更衔杯。

共传此处瞻王气,不谓清时陋汉才。

禾黍漫荒戏马地,烟云长护歌风台。

金舆玉辇无消息,瓦落垣摧燕雀哀。

(0)
鉴赏

此诗《泗亭怀古次碑刻韵呈同年高淳陈活泉》由明代诗人陶益所作,通过描绘泗亭周围的景致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往昔辉煌与现今衰败的感慨。

首句“沽酒维舟沛上回”,诗人回忆起在沛县饮酒后,乘船返回的情景,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怀旧的基调。接着,“泗亭踯躅更衔杯”一句,生动描绘了诗人步履蹒跚地在泗亭周围徘徊,继续饮酒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和沉醉。

“共传此处瞻王气,不谓清时陋汉才。”这两句诗中,诗人提到人们普遍认为这里曾是王者之气汇聚之地,却未曾料到在清明的时代,会如此轻视汉代的才能。这不仅是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也暗含着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批评。

“禾黍漫荒戏马地,烟云长护歌风台。”诗人以“禾黍漫荒”形容昔日繁华之地如今的荒凉景象,而“烟云长护歌风台”则描绘了虽已荒废,但仍有烟云守护着歌风台,象征着对历史文化的怀念与敬仰。

最后,“金舆玉辇无消息,瓦落垣摧燕雀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昔日帝王的奢华与今日的破败,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金舆玉辇的消失,象征着权力的消逝;瓦落垣摧,燕雀哀鸣,则反映了对历史遗迹被遗忘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泗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陶益

陶益
朝代:明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江馆写事

晚市人烟合,归帆带夕阳。

青山到江尽,白鸟去天长。

越女能淮语,吴姬学楚妆。

栖迟未归客,犹著锦衣裳。

(0)

赠诉笑隐长老

佛宫天上有,人世见应稀。

客遇钟鸣饭,僧披御赐衣。

青春忘蝶梦,白日说龙飞。

遥忆宸游处,金莲照夜归。

(0)

寄王御史

御史传天语,飞霜到海垠。

浙江潮似雪,闽土腊如春。

孤客见明月,乱山愁远人。

何时动归兴,家有白头亲。

(0)

清明游鹤林寺

青青杨柳啼乳鸦,满山烂开红白花。

小桥流水过古寺,竹篱茅舍通人家。

潮声卷浪落松顶,骑鹤少年酒初醒。

若将何物赏清明,且伴山僧煮新茗。

(0)

喜寿里客厅雪山壁图

一年在京口,雪片冬深大如手。

独骑瘦马入谁家,四面云山如户牖。

大江东去流无声,金焦二山如水晶。

瓜洲江口人不渡,时有蓑笠渔舟横。

一年在建业,腊月梅花满城雪。

五更冻合石头城,霜风鼓寒冰柱裂。

秦淮酒楼高十层,钟山对面如银屏。

鹭洲不见二水白,天外失却三山青。

一年在镇阳,燕山积雪飞太行。

滹沱冰合断人迹,井陉路失迷羊肠。

长空万里绝飞鸟,卷地朔风吹马倒。

狐裘公子猎城南,茅店酒旗摇树杪。

今年入闽关,马蹄出没千万山。

瘴烟朝暮气霭霭,石泉日夜声潺潺。

雪花半落不到地,但见晴空涌流翠。

海头鼓角动边城,木末楼台出僧寺。

何人蹇驴踏软沙,出门无处不梅花。

江潮入市海船集,水暖游鱼不用叉。

良工画出雪色壁,过眼令人忆南北。

玉京银阙五云端,待漏何年凤池侧。

(0)

如梦曲哀燕将军·其九

如花人,樱桃唇,傍人近前丞相嗔。

繁华日日笙歌动,世事悠悠总如梦。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