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未许摧坚节,明月真堪照素心。
耐可陶公岑寂后,野栏寒日草花深。
清霜未许摧坚节,明月真堪照素心。
耐可陶公岑寂后,野栏寒日草花深。
这首诗《白菊》由明代诗人王廷相所作,通过对白菊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赞美。
首句“清霜未许摧坚节”,以“清霜”象征环境的严酷,但“坚节”却比喻着白菊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在严霜之下,也依然保持其坚韧的本性,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白菊以人的性格特征,表现了其内在的刚毅与坚韧。
次句“明月真堪照素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明月在这里不仅照亮了白菊的外在形态,更寓意着它纯洁无瑕的内心世界。通过“素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白菊内在品质的高度赞扬,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白菊始终保持着其纯净、高雅的本质。
后两句“耐可陶公岑寂后,野栏寒日草花深。”将白菊与东晋时期的隐士陶渊明进行了关联,暗示了白菊如同陶公一般,即便在孤独与寂寞中也能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同时,“野栏寒日草花深”这一景象,既描绘了白菊生长的环境——远离尘嚣、宁静而深邃,也象征着白菊在艰难环境中依然绽放的坚韧生命力。这里的“寒日”与“草花深”形成对比,突出了白菊在逆境中的顽强与美丽。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白菊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高洁,更借以表达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复杂世态中保持自我、坚守信念的决心。
大道本无象,真性亦非空。
其中造化有无,无有混玄同。
透得玄关一窍,便好回头下手,静里要勤工。
配合些儿妙,朝暮用屯蒙。采真铅,炼真汞,复真宗。
阳生半夜,重关深锁倒骑龙。
运起周天火候,流戊擒精就己,三性会元宫。
朗朗超今古,神应妙无穷。
索妙修真,分元神作宾,一气为主。
玄机不昧,凭坎离精粹,权衡三五。
浩然成造化,销尸魄、纯阳结聚。
七返真阴降,功全摄迹,归本认元祖。
炼神合道冥冥,始真空体露。实相难睹。
无穷变化,显性珠如意,恢弘光吐。
独超三界外,令清净、腾今跨古。
反换宾为主,首提究竟功德普。
云间太华,笑苍然尘世,真成何物。
玉井莲开花十丈,独立苍龙绝壁。
九点齐州,一杯沧海,半落天山雪。
中原逐鹿,定知谁是雄杰。
我梦黄鹤移书,洪崖招隐,逸兴尊中发。
箭筈天门飞不到,落日旌旗明灭。
华屋生存,丘山零落,几换青青发。
人间休问,浩歌且醉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