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光冉冉树亭亭,尽日渔人汎绿汀。
八月山阴山下路,稻花香软舞蜻蜓。
岚光冉冉树亭亭,尽日渔人汎绿汀。
八月山阴山下路,稻花香软舞蜻蜓。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岚光冉冉树亭亭”,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山间云雾缭绕、树木挺拔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冉冉”二字形象地表现了云雾缓缓升腾的动态美,“亭亭”则描绘了树木高耸的姿态,两者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尽日渔人泛绿汀”一句,将视线转向了水边,渔人在碧绿的水面上悠闲地垂钓,与前句的山景形成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这里的“泛绿汀”不仅指水面的绿色,也暗示了渔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后两句“八月山阴山下路,稻花香软舞蜻蜓”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八月正是稻谷成熟之时,山阴下的小路上弥漫着稻花的香气,这不仅是对季节更替的自然描绘,也是对丰收之年的美好祝愿。而“稻花香软舞蜻蜓”这一细节,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蜻蜓在稻花香中翩翩起舞,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既是视觉上的享受,也是心灵上的慰藉,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机与美好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人类生活的美好。
气就蛇须角,暌通豕负涂。
解衣同俗裸,酌水合狂夫。
探社新铭禹,经韶旧吊虞。
据鞍休示壮,寡要悔为儒。
为吊忠游楚,因崇让过虞。
要离葬终近,严子钓行须。
御晏妻知辱,歆膺客自愚。
诚修日难掩,醯在蚋还趋。
和寡方声越,知稀觉道腴。
命齐都将相,义拙落江湖。
南梦应随雁,西风却背鲈。
弓旌今正歇,多少定同凫。
山雨来时,恍记得催诗,头上云暗。
战叶荷喧,飘乱泪珠千点。
浓睡乍醒鸳鸯,荡倩影、镜痕流艳。
信露晨、月夜非暂。留待后期重验。
谢家堂户春阴澹。燕飞归、画梁分占。
新雏旧侣秋如客,人自依阑槛。
纨扇未必弃捐,竟唤起、平生百感。况去程一片。
烟水阔,摇江菼。
是谁劈、双峰中断。夹束伊流,素涛飞练。
直下龙门,鲤鱼腾跃趁风便。
雨霏云锁,疑恍惚、阴阳变。
石滑马凌兢,望渡口、蜻蛉如箭。莫叹。
任长途人困,索把小车停玩。
平生快绝,定应数、此游为冠。
又那怕、沾透征衫,待临去、回头重看。
借秃管余花,分取灵奇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