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春来,几许轻娇薄媚。浑无恙、寒泉风味。
三更月上,漫孤枝愁倚。窥洞钥、仙风宛然吹袂。
素面承恩,绛绡贮泪。闲相伴、画堂醒醉。
秋心雨证,有壶中天地。应不数、寻常万千红紫。
待得春来,几许轻娇薄媚。浑无恙、寒泉风味。
三更月上,漫孤枝愁倚。窥洞钥、仙风宛然吹袂。
素面承恩,绛绡贮泪。闲相伴、画堂醒醉。
秋心雨证,有壶中天地。应不数、寻常万千红紫。
这首《殢人娇》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其词意深邃,情感细腻,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花开花落,月上枝头,仙风拂面的静谧景象。
词中“待得春来,几许轻娇薄媚”开篇即以春日之景引入,轻柔娇媚的花朵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展现出春天独有的生机与活力。“浑无恙、寒泉风味”则将春水的清澈与寒泉的甘甜相提并论,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三更月上,漫孤枝愁倚”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孤独与忧愁,月光洒在孤枝之上,仿佛是心灵深处的寂寞与哀愁。“窥洞钥、仙风宛然吹袂”则通过想象中的仙风,暗示着超脱世俗的境界和心灵的升华。
“素面承恩,绛绡贮泪”运用拟人手法,将花朵比作承受恩泽的女子,泪水则象征着情感的丰富与复杂。“闲相伴、画堂醒醉”表达了在艺术或情感世界中自由自在,无论是清醒还是沉醉,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秋心雨证,有壶中天地”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即使是在秋天的风雨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独立。“应不数、寻常万千红紫”最后以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独特与平凡之间的区别,表达了对真正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
整体而言,《殢人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自然、情感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