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旌节驻西山,注目平湖浸两间。
春雨浪高鱼欲化,夕阳沙远鸟迟还。
龙都虽限天为界,霸国休凭水作关。
日夜战船争利涉,鸱夷何可便投閒。
云门旌节驻西山,注目平湖浸两间。
春雨浪高鱼欲化,夕阳沙远鸟迟还。
龙都虽限天为界,霸国休凭水作关。
日夜战船争利涉,鸱夷何可便投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时期的景象,表现了军队驻扎、准备作战的情形。"云门旌节驻西山"一句,设定了场景,云门可能是某地名,而旌节即军旗,是军队的标志。"注目平湖浸两间"则透露出战争前的紧张气氛,军队严密关注着对岸的情况。
接下来的两句"春雨浪高鱼欲化,夕阳沙远鸟迟还"通过细腻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即将爆发冲突之前的静谧与紧张。春天的雨水使得河流波涛汹涌,以至于鱼儿似乎都要跳跃而出,而夕阳西下时,远处的沙滩上鸟儿迟迟不肯归巢,这些生动的景象反衬出了战争的迫在眉睫。
"龙都虽限天为界,霸国休凭水作关"这两句中,作者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龙都和霸国之间的地理优势与战略重要性。龙都、霸国可能是当时的军事重镇,而"限天为界"则形象地表达了其自然屏障的坚固,"休凭水作关"则强调了水域在军事防御中的作用。
最后两句"日夜战船争利涉,鸱夷何可便投閒"展现了战争即将爆发的情景。战船昼夜不息地穿梭于河流中寻找有利位置,而鸱夷(古代一种水鸟)也似乎在观望,不敢轻易降落,这反映出战事紧迫,连野生动物都感受到了战争的恐慌。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与战争氛围的结合,展现了自己对战争的深刻感悟和对和平的渴望。
六郡良家家好武,相试翘关来征虏。
夜从恶少数十辈,醉上南山缚骁虎。
短衣匹马不挽强,虎而有翼谁敢当。
旁观睥睨方缩手,一脔割鲜君巳尝。
平生饮血如甘露,羞作车中三日妇。
但当一饱不摇喉,谁说万钱难下箸。
寝皮食肉君勿嗔,虎为人害当复去。
可笑长杨射猎儿,日暮归来数狐兔。
宿云忽解驳,晓色明朝暾。
高秋寓远目,万象秋毫分。
群峰杂遝来,突骑从横奔。
骅骝独骧首,迥出凡马群。
嵩高实维岳,罗列如儿孙。
玉京与金阙,亭亭在云峦。
群仙骖苍虬,冠佩朝至尊。
往者风露夕,妙奏闻清圆。
名理以弦歌,异事父老传。
丹成已仙去,流脉在山根。
至今兹山下,幽泉湛馀温。
安得从浴沂,聊以濯我冠。
一沐去尘土,再沐生羽翰。
朝游参安期,暮躅追羡门。
振足八荒外,垂手青云端。
客从远方来,遗我故人书。
故人久别离,一别万里馀。
相望不相见,各在天一隅。
感君慇勤意,字字如明珠。
上陈昔欢乐,次问今何如。
昔别俱少年,老大今苍须。
良时不我与,岁月空踌躇。
馀生如梦寐,尺素徒卷舒。
为我谢故人,远致双鲤鱼。
恨无木瓜篇,报君以琼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