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大地千里赤,蓐收权轻苦无力。
未许寒蝉饱风露,聊为秋蚊增羽翼。
蒲葵呼扇腕欲摇,絺绤捐衣汗犹滴。
谁遣秋风半夜来,先向高梧寄消息。
八月大地千里赤,蓐收权轻苦无力。
未许寒蝉饱风露,聊为秋蚊增羽翼。
蒲葵呼扇腕欲摇,絺绤捐衣汗犹滴。
谁遣秋风半夜来,先向高梧寄消息。
这首诗描绘了夏末秋初时节的微妙变化,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波动与人的感受。
首句“八月大地千里赤”,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八月大地的炎热景象,千里之内一片赤红,形象地表现了夏季的酷热。接着,“蓐收权轻苦无力”一句,借古代神话中的秋神蓐收之名,表达了秋神虽有权力却无力改变当前炎热状况的无奈,巧妙地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与主观感受相结合。
“未许寒蝉饱风露,聊为秋蚊增羽翼”两句,通过寒蝉与秋蚊的对比,寒蝉因季节变化而饱受风露之苦,而秋蚊则在秋风中得以增加羽翼,暗示着自然界中生物对季节变化的不同适应方式。
“蒲葵呼扇腕欲摇,絺绤捐衣汗犹滴”描绘了人们在酷热天气下的生活状态,蒲葵扇子在手中摇动,但仍然感到汗流不止,衣物被汗水浸湿,形象地展示了夏日的炎热难耐。
最后,“谁遣秋风半夜来,先向高梧寄消息”以问句形式表达了一种期待与惊喜,仿佛秋风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首先向高大的梧桐树传递了即将到来的信息,预示着季节的转换即将开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夏末秋初时节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既有对炎热天气的直接描绘,也有对季节更替的微妙感知,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何处还堪一举杯,城南风软少尘埃。
青山满郭游人醉,芳草迎车使者来。
村店野桥郊远近,禅宫仙馆路萦回。
落花随意飘红雨,飞絮多情点绿苔。
诗思漫因临眺得,笑颜非为管弦开。
琅峰晓日光如洗,灵岫春云雪作堆。
樗栎每惭淹薄宦,菁峨今喜育英才。
辕门有鹄弯弧出,泮水无芹采藻回。
樯燕留人浑不断,杜鹃啼血莫相催。
山中亦有桃千树,何必刘郎去后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