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伯城孤烟火迷,魏徵祠近苇花堤。
霜飞官阁书初冷,风射寒林鸟自啼。
缥缈家于平楚北,寂寥人在太行西。
思亲夜夜惊魂梦,云绕关山树绕溪。
郇伯城孤烟火迷,魏徵祠近苇花堤。
霜飞官阁书初冷,风射寒林鸟自啼。
缥缈家于平楚北,寂寥人在太行西。
思亲夜夜惊魂梦,云绕关山树绕溪。
这首明诗《猗氏志怀》由喻时所作,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寂的边塞景象。诗人以郇伯城的孤烟与魏徵祠的苇花堤为背景,通过霜冷官阁、风射寒林的自然景致,以及夜夜惊魂的思亲之情,构建出一幅深沉而哀婉的画面。
首联“郇伯城孤烟火迷,魏徵祠近苇花堤”开篇即点明地点,郇伯城的孤烟与魏徵祠的苇花堤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荒凉与静谧并存的氛围。郇伯城的烟火迷离,暗示着历史的痕迹与现实的孤独;魏徵祠的苇花堤,则象征着历史人物的纪念与自然的宁静。
颔联“霜飞官阁书初冷,风射寒林鸟自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霜冷官阁,书卷初冷,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知识的寂寞;风射寒林,鸟自啼鸣,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生命的孤独。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颈联“缥缈家于平楚北,寂寥人在太行西”将视角转向个人的情感世界。缥缈之家,暗示家的遥远与不可触及;寂寥之人,表现了个体在广阔天地间的孤独感。这两句通过空间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尾联“思亲夜夜惊魂梦,云绕关山树绕溪”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夜夜惊魂梦,表达了思念之深与梦境的不安;云绕关山,树绕溪,则以自然景观的环绕,象征着思念之情的绵延不绝。这一联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猗氏志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塞之地的荒凉与寂静,以及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不仅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也蕴含着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是明代诗歌中值得品味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