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贻先生守道园,池边竹下敞幽轩。
焚香坐隐乌皮几,隔水苍山正对门。
思贻先生守道园,池边竹下敞幽轩。
焚香坐隐乌皮几,隔水苍山正对门。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守道园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首句“思贻先生守道园”,点出人物与地点,暗示了主人公的高洁品格和对道的追求。接着,“池边竹下敞幽轩”一句,以自然景物衬托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雅致,竹林环绕,池水映照,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意境。
“焚香坐隐乌皮几”进一步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方式,通过焚香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文人雅士的风雅之气,也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超脱。而“乌皮几”则为简朴的家具,与整体的隐逸风格相契合,体现了主人不求奢华、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隔水苍山正对门”,以山水为背景,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也寓意着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心灵与外界的相通。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士生活的恬静与超然,表达了诗人对其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记当年客里,是今日,奉霞觞。
任厨传荒凉,风林震撼,乐自难量。
别来岁华电走,又都门、我北尔南塘。
我半百年已老,兄多四岁偏强。玉堂。满袖惹天香。
凤阁样词章。看采帖题春,椒盘草颂,蓬矢开张。
金瓯御屏简记,赋□钧、寿域奏明光。
后十五年再见,伴兄绿野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