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禧江晚眺》
《禧江晚眺》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江头二月草萋萋,吟倚东风望欲迷。

日落海门烟水暝,雨收江浦树云低。

潮头生自湄州北,山势来从禧水西。

景物役人归路晚,马蹄踏碎落花泥。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末春日傍晚时分,站在江边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江头二月草萋萋”以“萋萋”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二月江边草木茂盛的景象,为整幅画面铺垫了生机勃勃的基调。接着,“吟倚东风望欲迷”一句,通过诗人倚靠在东风中远眺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沉醉。

“日落海门烟水暝,雨收江浦树云低”两句,将时间推移到傍晚时分,太阳缓缓下落,海门处烟雾弥漫,水面上一片昏暗,而雨后初晴,江边的树木被云雾笼罩,显得格外低垂。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换,也巧妙地运用了光影和色彩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潮头生自湄州北,山势来从禧水西”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引向远方,描绘了潮水从湄州北面涌来,山脉从禧水西边蜿蜒而来的情景。这种宏大的自然景观,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地理环境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最后,“景物役人归路晚,马蹄踏碎落花泥”一句,将视角拉回至诗人自身,通过“景物役人”的表述,表达了自然美景对人的吸引与影响,使得诗人忘记了归途,直至马蹄踏过落花,才意识到时间已晚。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禧江晚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江边黄昏图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江城子

秋声昨夜入梧桐。雨濛濛。洒窗风。

短杵疏砧,将恨到帘栊。

归梦未成心已远,云不断,水无穷。

有人应念水之东。鬓如蓬。理妆慵。

览镜沈吟,膏沐为谁容。

多少相思多少事,都尽在,不言中。

(0)

题石井泉·其一

灵源一閟几经年,石上重流岂偶然。

渐喜行春有幽事,人间初见第三泉。

(0)

又代上张帅太尉

三杰人材有重轻,子房呼字不呼名。

天授家传此韬略,固应堂上有奇兵。

方虎成功张仲在,惟忠与孝一心纯。

英姿鹦鹉洲前见,异日麒麟閤上人。

挟纩皆由一语温,吮疽效命亦前闻。

听得武昌军士说,张家军比岳家军。

元颜辛巳寇边日,十骑能收唐邓州。

奈何养兵一百万,岁以金缯遗虏囚。

春秋尚复九世雠,和议于今六十秋。

诸将宁无持禄念,将军必不为身谋。

(0)

送閤学袁尚书帅蜀·其二

兵书一箧老空休,尚记当年寓益州。

扪虱盖尝谈世事,鲙鲈聊复寄扁舟。

我方泥饮誇严尹,公喜逢时过武侯。

作此短歌怀感遇,运斤班郢独包羞。

(0)

西江月.次韵李明府见寿

千缕柳丝犹嫩,一星榆火初明。载将新意寿幽人。

红袖持杯劝尽。老鹤自偏野性,沙鸥难比轻身。

殷勤多谢祝长春。一笑东风夜静。

(0)

句·其二

梦回酒醒不知处,月静人稀方忆君。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