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儿,听仔细。居止慎勿,修来壮丽。
要创置、阅目亭园,与仙人无异。人间予,如何是。
竹篱茅舍,柴门破碎。
更衣装、纸袄麻衣,是道家活计。
出家儿,听仔细。居止慎勿,修来壮丽。
要创置、阅目亭园,与仙人无异。人间予,如何是。
竹篱茅舍,柴门破碎。
更衣装、纸袄麻衣,是道家活计。
这首元代马钰的《清心镜·戒华丽》是一首劝诫修行的词。词中以出家人的口吻,强调修行者应当注重内心的清净和简朴的生活方式。"居止慎勿,修来壮丽",意在告诫人们不要追求外在的华丽和壮观,而应专注于内在的修养和精神世界的提升。接下来,词人提到"阅目亭园,与仙人无异",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修行环境,即朴素自然,如同仙境一般。
然而,词的转折点在于对世俗生活的描述:"人间予,如何是。竹篱茅舍,柴门破碎",这里揭示了现实中的贫困和简陋,与理想中的修行生活形成对比。最后,"更衣装、纸袄麻衣,是道家活计",表达了出家人或修行者应选择简单质朴的衣物,回归到道家倡导的清贫生活,这是他们修行的一部分。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比和比喻,传达了作者对于修行者应当保持内心清净,不被世俗繁华所诱惑,追求简朴生活的理念。
长松。
之风。
如公。
肯余从。
山中。
人心与吾兮谁问。
湛湛千里之江。
上有枫。
噫,送子东。
望君之门兮九重。
女无悦己,谁适为容。
不龟手药,或一朝兮取封。
昔与游兮皆童。
我独穷兮今翁。
一鱼兮一龙。
劳心兮忡忡。
噫,命与时逢。
子取之食兮万锺。
一水奔流叠嶂开,谿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
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
兔葵燕麦,问刘郎、几度沾衣?
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
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
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崔徽。
南云雁少,锦书无个因依。
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
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郭。
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做真闲客,此心闲处,不应长藉邱壑。
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
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
露冷风高,松梢桂子,醉了还醒却。
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著。
酒群花队,攀得短辕折。
谁怜故山归梦,千里莼羹滑。
便整松江一棹,点检能言鸭。
故人欢接。
醉怀双橘,堕地金圆醒时觉。
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
谁对叔子风流,直把曹刘压。
更看君侯事业,不负平生学。
离觞愁怯。
送君归后,细写茶经煮香雪。
倒冠一笑,华发玉簪折。
阳关自来凄断,却怪歌声滑。
放浪儿童归舍,莫恼比邻鸭。
水连山接。
看君归兴,如醉中醒、梦中觉。
江上吴侬问我,一一烦君说。
坐客尊酒频空,剩欠真珠压。
手把鱼竿未稳,长向沧浪学。
问愁谁怯。
可堪杨柳,先作东风满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