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
《途中》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二年四踏两京尘,何必临岐更问津。

斜渡羊车山顶路,半欹皮笠雨中人。

气骄白马涵濡满,口过玄蝉啸咏频。

我有知心在城阙,山阴雪驾颇相邻。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祝允明的《途中》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心境。首句“二年四踏两京尘”,简洁地表达了诗人连续两年频繁往返于京城的劳顿,尘土满身,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次句“何必临岐更问津”则流露出诗人对未知路途的淡然态度,不再过多询问路径,表现出他的坚定与自信。

第三句“斜渡羊车山顶路”,通过“羊车”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山路崎岖,仿佛羊车般蜿蜒而上,暗示了旅途的艰难。第四句“半欹皮笠雨中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不畏风雨,坚韧前行的形象,即使在雨中也保持着半倾斜的皮笠,显示出其毅力。

第五句“气骄白马涵濡满”,以白马为载体,形容马匹因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但仍然精神饱满,象征着诗人的坚韧不拔。第六句“口过玄蝉啸咏频”,诗人借蝉鸣表达内心的感慨,即使在旅途中也不忘吟咏,体现了他的文人情怀。

最后两句“我有知心在城阙,山阴雪驾颇相邻”,诗人表达了对京城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自己与京城之间深厚情感的认同,同时以“山阴雪驾”暗喻京城的高洁,表明自己虽在外,但心系朝廷,志向不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坚韧与情感世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深沉的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和周湜雪·其二

六合天人竞散花,坐惊门地亦清华。

川原霁后龙鳞出,岛屿平时鸟篆斜。

秀发园林春万里,寒生楼观月千家。

待看阳律还暄早,破润乘凌见翠牙。

(0)

李氏园

城近斜临南郭路,地宽分得奉诚园。

垂竿引水穿回径,种竹成阴补坏垣。

晓露不收荷已败,新霜将落柿初繁。

天晴野旷秋风厉,借榻虚堂负午暄。

(0)

村家引

村翁七十倚柴扉,手障夕阳望牧儿。

牧儿归来问牛饱,屋东几亩田未犁。

邻老相邀趁秋社,神巫箫鼓欢连夜。

明年还似今年熟,更拚醉倒篱根下。

(0)

百井寨次高子文留题原韵

破篱残屋是谁家,一片斜阳万点鸦。

驻马冈头无处问,漙漙清露湿黄花。

(0)

新昌逢故人

草县一相值,忽思倾盖时。

年来无限事,别后几篇诗。

石乱水流急,竹深烟散迟。

兵戈方满眼,我辈欲何之。

(0)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

断桥斜路,又是春来也。仙掌挼云半开谢。

尽凝酥砌粉,不似真香,分明对、冰雪肌肤姑射。

天涯伤老大,万斛新愁,一笑端须问花借。

纵广平冷淡,铁石心肠,未拚得、花里风前月下。

为传语、游蜂缓经营,且留与山翁,醉吟清夜。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