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
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落早惊秋。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
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落早惊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将士的孤独与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两句,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开,将军事重镇与古代贵族的繁华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边疆安全的担忧。
接下来的"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则转向个人经历,可能是在叙述一位将领即使年轻有为,也已功成名就,讨论战事却显得游刃有余,这里反映了古代武将的英勇与才智。
"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绿色的草原适合修筑营垒,而蝉鸣声四处可闻,营造出一幅边塞将士在军中生活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静谧与孤寂。
最后,"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落早惊秋"两句,则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尽管相隔千里,但这种思念之情犹如眼前,可触不可及。而提到"淮南木落早惊秋"则是用自然景象来比喻秋意的到来,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离别之苦。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辛,还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深厚的情感。
新诗湔拂自苏黄,想见当年喜色香。
草木无情遇真赏,岂知千载有馀芳。
露洗秋光透。指岷峨、无边峭碧,与君为寿。
万里同随琴鹤到,只愿人情长久。
尽头白、眼青如旧。
从臾功名三尺剑,倚函关、风雨蛟龙吼。
谈笑取,印如斗。从今尽展眉峰皱。
看诸郎、翩翩黄甲,班班蓝绶。
一簇孙枝扶膝下,翠竹碧梧争秀。
便嘉庆、图中都有。
花影婆娑清昼永,护新凉、更著丝簧手。
欢未尽,剩添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