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丘正之海盐州教授二首·其二》
《送丘正之海盐州教授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去年七月朔风潮,倒海排山蜃鳄骄。

亭□□□□□□,□宫未必尽飘飖。

随宜补葺灯窗破,循序扶持粟廪□。

□友一心研义理,浙乡风俗未萧条。

(0)
注释
朔风:初秋的风。
潮:大浪。
蜃鳄:海市蜃楼和鳄鱼,比喻壮观景象。
亭:亭台。
宫:宫殿。
飘飖:摇晃。
补葺:修补。
灯窗:窗户。
粟廪:粮仓。
□友:志同道合的朋友。
研义理:研究学问道理。
浙乡:浙江地区。
风俗:风俗习惯。
翻译
去年七月初秋时,狂风怒涛海浪高。
海市蜃楼显威势,宫殿或许不摇晃。
随意修补破旧窗,有序储备粮食仓。
志同道合研经义,浙地风俗依然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送丘正之海盐州教授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行动,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忘初心的坚持。

"去年七月朔风潮,倒海排山蜃鳄骄。" 这两句写的是去年七月初一的狂风巨浪,海水倾泻,甚至连蜃(一种传说中的大蛤蟆能引起海啸)也被激起了。这是对自然力量的描绘,也隐含着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

"亭□□□□□□,□宫未必尽飘飖。" 这两句中有字不清,但可以推测诗人是在描述某个亭子或院落的情况,可能是指亭中环境还算安稳,不至于被风暴完全破坏。这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对平静。

接下来的 "随宜补葺灯窗破,循序扶持粟廪□。" 描述的是诗人在生活中的自理自足,尽管环境艰难,但仍能及时修补破损的灯窗和仓库,维持生活的秩序。

最后两句 "□友一心研义理,浙乡风俗未萧条。" 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一致思想和对文化传统的坚守,尽管外界可能有许多变迁,但浙江故乡的风俗还保持着纯净和简朴。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还透露出他对于友情、学问以及本土文化的珍视与坚持。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九十六

今朝十五,升堂直举。全主全宾,灯笼露柱。

不是佛,不是祖。剔起两茎眉,三更日卓午。

(0)

颂古六首·其二

一口吸尽西江水,庞老不曾明自己。

烂醉如泥胆似天,巩县茶瓶三只嘴。

(0)

晨鸡报晓灵,粥后便天明。

灯笼犹瞌睡,露柱却惺惺。

(0)

题泉州张许祠

泉与睢阳隔,事闻犹涕零。

人虽死忠义,祠自活英灵。

坏砌寒云聚,空庭古柏青。

功名见信史,何必更碑铭。

(0)

偈颂十二首·其十二

不得者个,争得那个。既得那个,忘却者个。

(0)

偈颂六十七首·其五

百年难遇岁朝春,姹女梳妆越样新。

惟有东村王大姐,依前满面是埃尘。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