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萧萧风色恶,呼儿掩上重门。
小窗孤坐赋招魂。碧梧花落尽,篱雀又黄昏。
回首人间行乐事,春风过水无痕。
旅游谁肯重王孙。长歌人不解,明月照空尊。
帘外萧萧风色恶,呼儿掩上重门。
小窗孤坐赋招魂。碧梧花落尽,篱雀又黄昏。
回首人间行乐事,春风过水无痕。
旅游谁肯重王孙。长歌人不解,明月照空尊。
这首元代王旭的《临江仙·春夜》描绘了一幅春夜独坐的画面。首句“帘外萧萧风色恶”,以风声的凄厉渲染了夜晚的阴郁气氛。接着,“呼儿掩上重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纷扰的隔绝。在小窗前独自坐着,他写下哀婉的“招魂”词句,寓含着对逝去时光或远方亲人的怀念。
“碧梧花落尽,篱雀又黄昏”两句,通过描绘落花满地和黄昏时分的篱雀,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逝和孤独感。诗人感慨人间的欢乐都已成过往,如同春风过水,不留痕迹。“旅游谁肯重王孙”一句,借典故表达自己无人理解的落寞,暗示自己像被遗忘的贵族后裔一样被社会忽视。
最后,“长歌人不解,明月照空尊”以高歌自遣,却无人能懂,只有明月陪伴,照见他的孤寂与清冷。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春夜里的孤独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