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萧然四壁空,客怀况复雨兼风。
湿沾衣服愁仍重,清到肌肤句转工。
知命肯随时变化,甘贫宜为道污隆。
夜深尚对羲皇易,应怪寒灯不耐红。
一室萧然四壁空,客怀况复雨兼风。
湿沾衣服愁仍重,清到肌肤句转工。
知命肯随时变化,甘贫宜为道污隆。
夜深尚对羲皇易,应怪寒灯不耐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风雨中破窗下的静谧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首联“一室萧然四壁空,客怀况复雨兼风”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室内空旷、寂静的景象,以及外面风雨交加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湿沾衣服愁仍重,清到肌肤句转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衣物被雨水打湿,不仅身体感到沉重,心灵也因孤独而倍感忧愁,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诗人的文思却更加敏锐,诗句愈发精炼。
“知命肯随时变化,甘贫宜为道污隆”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态度和坚守原则的精神。他知道顺应命运的变化,即使生活贫困,也能在道德和学问上保持高洁,不为外界所动摇。最后,“夜深尚对羲皇易,应怪寒灯不耐红”则展现了诗人深夜仍在苦读《周易》,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对寒冷的灯光感到不解为何如此明亮,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勤奋好学、追求知识的精神面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雨破窗的场景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展现了其在逆境中坚韧不拔、追求精神富足的高尚品质。
高田低田禾尽熟,农家农家生意足。
腰镰在手如割鲜,玉粒如山塞茅屋。
亲戚邻舍欢乐同,酒酣社鼓歌老翁。
阿孙将米换鱼肉,老妪髻插山花红。
时和乃由天子圣,元丰之歌敢同盛。
嗟嗟鼠窃沧海边,胡不卖刀买犊来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