螓首蛾眉天上人,不知何事到红尘。
神霄蕊笈今谁侍,紫府琪花不敢春。
无梦去陪王母宴,前生多是紫虚身。
寄言寻取蓬莱路,风送双鸾上太旻。
螓首蛾眉天上人,不知何事到红尘。
神霄蕊笈今谁侍,紫府琪花不敢春。
无梦去陪王母宴,前生多是紫虚身。
寄言寻取蓬莱路,风送双鸾上太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赠紫华侍经周希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螓首蛾眉天上人,不知何事到红尘。"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仙境中的人物形象,螓首蛾眉是中国古代常用来形容美女的词语,这里用以形容天上的仙人,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神霄蕊笈今谁侍,紫府琪花不敢春。" 这两句中,“神霄蕊笈”指的是仙界中的珍贵书籍或秘笈,而“紫府琪花”则是仙境中的奇花异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界美好事物的怀念,但同时也带有一丝哀愁,因为这些美好如今无人侍奉,连春天的到来也不再敢于展现其华丽。
"无梦去陪王母宴,前生多是紫虚身。"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仙界宴会的渴望,而“前生多是紫虚身”则透露出诗人可能有追求前世今生的深意。
最后两句 "寄言寻取蓬莱路,风送双鸾上太旻。" 中的“蓬莱路”指的是通往仙岛的道路,而“双鸾”则是传说中神鸟的形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追求仙境、脱离红尘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憧憬。
忠端多名迹,可敬亦可爱。
略观近入藏,此卷宜为最。
东洲与石洲,两跋已云备。
乙盦为六诗,逸韵转奇肆。
我观书品论,迂谨有殊致。
茂弘安石间,逸少乃其次。
正坐书掩名,钓戈等能事。
学中七八乘,作书特未艺。
岂堪溷长者,曾不辨法意。
作书莫作草,怀素尤为厉。
君实与明道,不草究何碍。
时人解章草,黄谢若小异。
云间周思兼,独往擅妙诣。
行草推觉斯,未老锋犹锐。
未若倪鸿宝,掩苏当抹蔡。
缙绅惮小楷,率尔趁笔势。
一札才四行,大书那足贵。
又与鸿宝书,持论主遒媚。
以此考所见,言行实不背。
昔尝睹榕颂,隽拔有古味。
樟谳与千文,天壤或犹在。
善书轻其书,小技故可愧。
荆公赋颜碑,语意绝相类。
吾生无死所,偷活识前辈。
犹期树名节,何用托文字。
《为拔可题黄石斋与乔柘田手札》【清·郑孝胥】忠端多名迹,可敬亦可爱。略观近入藏,此卷宜为最。东洲与石洲,两跋已云备。乙盦为六诗,逸韵转奇肆。我观书品论,迂谨有殊致。茂弘安石间,逸少乃其次。正坐书掩名,钓戈等能事。学中七八乘,作书特未艺。岂堪溷长者,曾不辨法意。作书莫作草,怀素尤为厉。君实与明道,不草究何碍。时人解章草,黄谢若小异。云间周思兼,独往擅妙诣。行草推觉斯,未老锋犹锐。未若倪鸿宝,掩苏当抹蔡。缙绅惮小楷,率尔趁笔势。一札才四行,大书那足贵。又与鸿宝书,持论主遒媚。以此考所见,言行实不背。昔尝睹榕颂,隽拔有古味。樟谳与千文,天壤或犹在。善书轻其书,小技故可愧。荆公赋颜碑,语意绝相类。吾生无死所,偷活识前辈。犹期树名节,何用托文字。
https://shici.929r.com/shici/l4AlLX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