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时雨歇,悠悠午梦醒。
极知行更乐,谁遣鬓成星。
草长蛟龙窟,风回鹳鹤腥。
沧浪闻孺子,一棹过前汀。
稍稍时雨歇,悠悠午梦醒。
极知行更乐,谁遣鬓成星。
草长蛟龙窟,风回鹳鹤腥。
沧浪闻孺子,一棹过前汀。
这首《舟中》由明代诗人陆深所作,描绘了舟行于水上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稍稍时雨歇”,轻描淡写地勾勒出雨后初晴的宁静氛围,雨势渐小,空气清新。接着“悠悠午梦醒”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悠然自得的梦境之中,午后的时光显得格外悠闲自在。
“极知行更乐,谁遣鬓成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态度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尽管舟行中有着别样的乐趣,但岁月不待人,白发已悄然爬上鬓角,让人不禁感叹时光匆匆。
“草长蛟龙窟,风回鹳鹤腥。”这两句描绘了舟行途中的自然景象,绿草丛生,仿佛是蛟龙的巢穴;微风吹过,带着鹳鹤的腥味,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野趣。
最后,“沧浪闻孺子,一棹过前汀。”诗人听到了远处孩童的欢声笑语,仿佛在提醒他,生活不仅有舟行的孤独与思考,还有远方的温馨与希望。他轻轻摇动船桨,继续前行,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君不见莱公酣歌彻清晓,银蜡成堆烧不了。
又不见齐奴帐下环佳人,平生爨蜡不爨薪。
南园花蜂巧心计,祇为渠侬照珠翠。
生憎诗客太酸寒,略不分光到文字。
欲学凿壁衡,邻火夜不明。
欲学囊萤车,十月霜无萤。
人生穷达真有分,大钧高高不须问。
起来摩挲莲叶真人图,还有青藜老杖照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