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和·其二》
《三和·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同进多为蕡讼屈,薄徒苦与贺争名。

从教雪犬吠所怪,肯学秋虫鸣不平。

沙虱伺人阴发矢,虾䗫欲客化为坑。

相逢莫说当时事,说著当时尚失惊。

(0)
翻译
同时许多人遭受冤枉,边缘的人苦于与贺争夺名声。
任由雪犬吠叫出它们的疑惑,怎肯学秋天的虫子鸣叫抗议不公。
沙虱窥探时机暗中射箭,虾䗫想把客人变成陷阱。
相遇时切莫提起旧事,提及过去的事情还会让人惊慌。
注释
同进:同时。
多为:大多。
蕡讼:冤枉。
屈:受委屈。
薄徒:边缘的人。
苦:苦于。
贺:某人名。
争名:争夺名声。
从教:任由。
雪犬:比喻不明真相的人。
吠:吠叫。
所怪:疑惑的事物。
肯:愿意。
秋虫:秋天的虫子。
鸣不平:抗议不公。
沙虱:比喻暗中作恶的人。
伺人:窥探时机。
阴发矢:暗中射箭。
虾䗫:另一种比喻作恶的人。
欲客:想陷害他人。
化为坑:变成陷阱。
相逢:相遇。
莫:不要。
当时事:过去的事情。
说著:提及。
尚:还。
失惊:感到惊慌。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三和(其二)》。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矛盾和不平事物的深刻批判。

“同进多为蕡讼屈,薄徒苦与贺争名。”这里借用“蕡讼”即是互相牵连的诽谤和诉讼,以及“薄徒”一词来描绘当时官场中人际关系复杂、勾结成群的情况。人们为了争取功名,不惜牺牲他人,陷入苦海。

“从教雪犬吠所怪,肯学秋虫鸣不平。”诗人通过“雪犬”和“秋虫”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就如同雪犬随声吠叫,秋虫鸣叫不息,人们对于时弊无法容忍,自然而然地发出声讨。

“沙虱伺人阴发矢,虾䗫欲客化为坑。”“沙虱”和“虾䗫”象征着那些潜伏在社会阴暗角落中,等待时机伤害他人的小人。他们如同隐藏的弓箭,随时准备射击;或是想要将别人拖入泥潭,置之于不顾。

“相逢莫说当时事,说著当时尚失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不愿意触及当前的敏感话题,即便是提起,也常常会因为太过震惊而难以自已。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深刻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殿前欢

博得个、柳枝怜。抵多少、簪花书格浣花笺。

看梳云一字、尤堪羡。

(0)

南乡子

何必问生涯。消受帘前绕砌花。

应是天公费裁剪,秋纱。碧绿芭蕉映著他。

春事纵繁华。□到秋深均转加。

擎露海棠娇欲语,欹斜。欲乞名师画著他。

(0)

浣溪沙.阅断肠草有感

南国佳人去不回。琼花何必又飞来。

眼前谁是谢家才。

记得释愁人念我,擘冰留与凤凰钗。

镂金小合饷妆台。

(0)

减字木兰花.寄女伴

断云疏雨。人在幽窗秋梦里。绣榻今朝。

画个双鸾又倒描。天寒倚竹。翠淡绡轻衫袖薄。

伫立风前。不见飞琼和雪笺。

(0)

一半儿令

昨宵急雪逐风斜。玉树堆成顷刻花。

晓起侍儿声忽哗。日烘他。一半儿存留,一半儿化。

(0)

柳初新.春柳

灞岸骊歌初送别,眉晕翠痕轻碧。

丰神袅娜,剧怜飘逸,瞥眼疏疏密密。

疑是垂云环列。欲攀枝,离愁难说。三起三眠时节。

万千丝、香郊芳陌。

鹧鸪唤雨,鸧鹒啼日,画出清明寒食。

镇销魂、数声长笛。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