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蔓荒阶白日阴,亭亭塔影卧空林。
山僧不惯迎游客,自对诸天诵梵音。
草蔓荒阶白日阴,亭亭塔影卧空林。
山僧不惯迎游客,自对诸天诵梵音。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春日杂兴(其四)》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首句“草蔓荒阶白日阴”写出了春天里,蔓草在荒凉的台阶上蔓延,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一片阴凉,营造出一种荒芜而宁静的氛围。次句“亭亭塔影卧空林”则进一步描绘了塔影在林间悠然静卧,显得孤独而高耸,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后两句“山僧不惯迎游客,自对诸天诵梵音”,通过山中僧侣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僧人不喜世俗的纷扰,专心于自己的修行,对着天空诵读佛经,梵音回荡,更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借僧人形象寄寓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幽人先鸟起,郭西犹悄然。
江气不成雨,化为满湖烟。行行重行行,廜■别有天。
十里万荷花,中撶舴艋船。
孤鹭导熟客,坐我菰芦边。
嘒嘒一蝉吟,阁阁群蛙连。
茭瓜塘外塘,弥望青田田。
胜棋楼百尺,郁金堂东偏。
英雄何飒爽,儿女何缠绵。
老僧话桑海,山茗瀹瓯鲜。
云是荷露煮,味胜中泠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