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里韩风子,无心似有灵。
绕廊时自语,扪虱故忘形。
午暴松檐暖,晨餐柏叶青。
客来知有馈,迎笑立中庭。
观里韩风子,无心似有灵。
绕廊时自语,扪虱故忘形。
午暴松檐暖,晨餐柏叶青。
客来知有馈,迎笑立中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活在深山里的韩氏夫子,其超然物外,无心机巧,似有灵性。诗中的“无心似有灵”表达了对这种高洁人格的赞美。他常常独自一人绕行于廊下,与自己交谈,甚至连身上的虱虫也不去理会,这种忘我之境也显示出他对尘世的超脱。
午后,他享受着阳光照耀下的松檐暖意;清晨,则以山间柏叶为食。这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于物欲淡泊、返璞归真的追求。当有客人到来时,夫子知道他带来了礼物,便笑容可掬地站在中庭迎接,这不仅是对客人的尊重,也反映出诗人心中的仁慈与宽厚。
整首诗通过对韩氏夫子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自在自然且富有人文情怀的理想形象。诗人叶绍翁以此寄寓自己的隐逸情操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行台徐公公肃字,作宦屡更天下事。
顾名思守父师言,主一题斋远相示。
圣人立教先敬身,大贤受训仍书绅。
向晦燕息毋敢肆,云谁有志希先民。
主一开端子程子,基圣功成此终始。
敬夫铭与晦翁箴,石本空馀墨盈纸。
愿公勖哉持寸心,端居俨若神明临。
缉熙问学不但已,海虞山高吴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