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之南湘水东,青山奕奕蟠苍龙。
云阳峰高七十一,欲与衡岳争为雄。
我家近在云阳下,来往看山如看画。
十年尘土走西风,每忆云阳动悲咤。
吴中胜士朱隐君,笔精墨妙天下闻。
画图画出湘江水,青山上有云阳云。
云阳山高湘水绿,十年不见劳心目。
只今看画似看山,万里归情寄鸿鹄。
洞庭之南湘水东,青山奕奕蟠苍龙。
云阳峰高七十一,欲与衡岳争为雄。
我家近在云阳下,来往看山如看画。
十年尘土走西风,每忆云阳动悲咤。
吴中胜士朱隐君,笔精墨妙天下闻。
画图画出湘江水,青山上有云阳云。
云阳山高湘水绿,十年不见劳心目。
只今看画似看山,万里归情寄鸿鹄。
此诗由元末明初诗人李祁所作,题为《奉题朱泽民先生画山水图》。诗中描绘了洞庭湖以南湘江之景,以云阳峰为中心,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诗人回忆起自己在云阳山下的家,对那里的山川景色有着深刻的印象。十年间,他虽四处奔波,但每当想起云阳山,心中便涌起一股悲痛之情。
接着,诗人提到了好友朱隐君,一位擅长绘画的吴地才子,他的画作以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意境闻名于世。朱隐君将湘江水的碧绿与云阳山的云雾融入画中,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诗人感叹,虽然已经多年未见云阳山的真实面貌,但通过这幅画,仿佛又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山水之间,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其难其难,道亦大艰,或缺或完。
战国盗窃,嬴秦暴孽,遗风馀烈。
所存几何,枯株之柯,填源之波。
汉得天下,方有学者,其徒盖寡。
孝文孝武,稍稍复古。仲舒之伍,巉岩峥嵘。
穷先王经,道乃大明。
西汉之风,与三代同,实儒之功。
晋魏寇雠,学者寖浮,不源而流。
齐梁之閒,斧斫刀剜,大朴益残。
隋唱唐和,元气尽破,为斯文祸。
学者皇皇,赋道大光,六经逃藏。
冶容艳肤,绣衣红襦。众奔群趋,若大有为。
谓之背驰,终身寒饥。
物不终盛,皇帝有命,万口齐庆。
复明经科,大张网罗,海隅山阿。
麟之奔奔,凤之轩轩,龙之蜿蜿。
会稽之竹,昆崙之玉,牛山之木。
逢蒙执射,伯乐进马,造父御驾。
琴瑟既更,韶音游声,复还于今。
唐虞之谟,夏商之书,其庶几乎。
天下之赋,摧缩消沮,迷失道路。
革万世弊,兴万世利,繄我皇帝。
臣敢不歌,流为大和,百世不磨。
《复古颂》【宋·徐积】其难其难,道亦大艰,或缺或完。战国盗窃,嬴秦暴孽,遗风馀烈。所存几何,枯株之柯,填源之波。汉得天下,方有学者,其徒盖寡。孝文孝武,稍稍复古。仲舒之伍,巉岩峥嵘。穷先王经,道乃大明。西汉之风,与三代同,实儒之功。晋魏寇雠,学者寖浮,不源而流。齐梁之閒,斧斫刀剜,大朴益残。隋唱唐和,元气尽破,为斯文祸。学者皇皇,赋道大光,六经逃藏。冶容艳肤,绣衣红襦。众奔群趋,若大有为。谓之背驰,终身寒饥。物不终盛,皇帝有命,万口齐庆。复明经科,大张网罗,海隅山阿。麟之奔奔,凤之轩轩,龙之蜿蜿。会稽之竹,昆崙之玉,牛山之木。逢蒙执射,伯乐进马,造父御驾。琴瑟既更,韶音游声,复还于今。唐虞之谟,夏商之书,其庶几乎。天下之赋,摧缩消沮,迷失道路。革万世弊,兴万世利,繄我皇帝。臣敢不歌,流为大和,百世不磨。
https://shici.929r.com/shici/fvTlWpg.html
淮海无林邱,旷泽千里平。
一渠闲防潴,物色故不清。
老僧喜穿筑,北户延朱甍。
檐楯斗杓落,帘帏河汉倾。
平湖杳无涯,湛湛春波生。
结缆嗟已晚,不见芙蓉城。
尚想紫芡盘,明珠出新烹。
平生有微尚,一舟聊寄行。
遇胜辄偃蹇,霜须刷澄明。
可待齿牙豁,归欤谢浮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