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已六十,黄花开未残。
落木风初劲,澄江月正寒。
所与共千峰,青松当露漙。
霜重百卉枯,葱郁犹可观。
桃李竞芳晨,敛容若盘桓。
而非黜繁华,意在三春前。
而非乐枯槁,庭葩无久鲜。
拳曲荫崇台,廓落宇宙宽。
挥杯就清影,颇觉形骸安。
远近呼良朋,坐久生夕烟。
此乐不可说,说乐岂其天。
岁月忽自知,俯仰良欣然。
我乐与他乐,不离松树边。
各各起奇情,安得不忘年。
我年已六十,黄花开未残。
落木风初劲,澄江月正寒。
所与共千峰,青松当露漙。
霜重百卉枯,葱郁犹可观。
桃李竞芳晨,敛容若盘桓。
而非黜繁华,意在三春前。
而非乐枯槁,庭葩无久鲜。
拳曲荫崇台,廓落宇宙宽。
挥杯就清影,颇觉形骸安。
远近呼良朋,坐久生夕烟。
此乐不可说,说乐岂其天。
岁月忽自知,俯仰良欣然。
我乐与他乐,不离松树边。
各各起奇情,安得不忘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青松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诗中以“我年已六十”开头,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程的回顾与思考。接着,“黄花开未残”、“落木风初劲”、“澄江月正寒”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与细腻感受。
“所与共千峰,青松当露漙”一句,将诗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并置,突出青松的独特与坚韧。随后,“霜重百卉枯,葱郁犹可观”,对比了其他植物在严冬中的凋零,强调了青松生命力的顽强。
“桃李竞芳晨,敛容若盘桓”描绘了春天时桃李争艳的场景,但紧接着“而非黜繁华,意在三春前”,表达了诗人对青松不随波逐流、坚守本色的态度的赞赏。同时,“而非乐枯槁,庭葩无久鲜”则进一步强调了青松虽处逆境而不失生机的精神。
“拳曲荫崇台,廓落宇宙宽”描绘了青松在崇高的平台上生长,其枝叶覆盖广阔天地,象征着青松的胸怀与气度。最后,“挥杯就清影,颇觉形骸安”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到宁静的状态。
“远近呼良朋,坐久生夕烟”描绘了诗人邀请朋友相聚,享受自然美景的情景。而“此乐不可说,说乐岂其天”则表达了对这种美好体验难以言表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通过对青松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行行出剑津,送君还东吴。
未能展嬿婉,别离在须臾。
含涕牵君衣,相视意踟蹰。
我无双飞翼,何由与君俱。
君行登青云,我尚蟠泥途。
相隔天一方,道路阻且迂。
会面虽有期,秖恐容华殊。
悲风振原野,怪鸟争哀呼。
送君从此去,回首日云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