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玉管流哀音,馀音寥亮水龙吟,调繁指弱忧思深。
忧思深,涕汍澜,怀远道,催清颜。
于阗玉管流哀音,馀音寥亮水龙吟,调繁指弱忧思深。
忧思深,涕汍澜,怀远道,催清颜。
这首《龙笛曲》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悲凉而深情的画面。
开篇“于阗玉管流哀音”,以“于阗玉管”这一独特的乐器形象,营造出一种哀婉的音乐氛围,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带着深深的忧伤。接着,“馀音寥亮水龙吟”,进一步渲染了音乐的悠长与空灵,如同水面上飘荡的龙吟之声,回响在寂静的空间中,余音袅袅,难以忘怀。
“调繁指弱忧思深”一句,将音乐的复杂旋律与演奏者轻柔的手指动作联系起来,暗示了演奏者内心深处的忧郁情感。这不仅仅是对音乐技艺的赞美,更是对演奏者情感世界的深刻揭示。
接下来的“忧思深,涕汍澜”,直接表达了这种忧思之深重,以至于引发了泪水的涌动。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演奏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同时也触动了读者的心弦,引发共鸣。
“怀远道,催清颜”则将情感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这悠扬的音乐声中,演奏者或许在怀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或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而这种怀念,又似乎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使得面容变得清瘦,岁月无情地在每个人身上留下了痕迹。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描绘,巧妙地将听者的感官体验与演奏者的情感世界相连,不仅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也深刻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徐熥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将音乐之美转化为文字之美,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那份深藏于音乐背后的人性光辉。
人定朱门尚未开,初星粲粲照人回。
此时寒食无烟火,花柳苍苍月欲来。
纷纷忽降当元曾,著物轻明似月华。
狂洒玉墀初散絮,密黏宫树未妨花。
迥封双阙千寻峭,冷压南山万仞斜。
宁意传来中使出,御题先赐老僧家。
纂尧灵命启,灭楚馀闰终。
飞名膺帝箓,沈迹韫神功。
瑞气朝浮砀,祥符夜告丰。
抑扬驾人杰,叱咤掩时雄。
缔构三灵改,经纶五纬同。
干戈革宇内,声教尽寰中。
运谢年逾远,魂归道未穷。
树碑留故邑,抗殿表祠宫。
沐兰祈泗上,谒帝动深衷。
英威肃如在,文物杳成空。
竹皮聚寒径,枌社落霜丛。
萧索阴云晚,长川起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