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衰得白自天机,未怪长青与愿违。
看取春条随日长,会须秋叶向人稀。
从衰得白自天机,未怪长青与愿违。
看取春条随日长,会须秋叶向人稀。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代白发答》。诗中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生命过程的洞察与思考。
“从衰得白自天机”这句话表明白发乃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可抗拒,也不必奇怪。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老病死这一自然现象持有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
“未怪长青与愿违”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规律的接受和尊重。这里的“长青”指的是永远不变色的植物,或者比喻那些能够保持青春或不随时间而改变的事物。而“愿违”则是说诗人对于无法如愿以偿的现实持有一种平常心。
“看取春条随日长”描绘了春天树枝逐渐生长的情景,表达了一种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春条”指的是新发的嫩枝,它们每天都在长大。
“会须秋叶向人稀”则是说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显得稀疏。这两句通过季节更迭和自然界的变化,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同时,这也象征着时间流逝和事物终将凋零的一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表达了一种顺应天命、接受生命变迁的哲学思考。王安石在这里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透露出他作为政治家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车螯与月蛤,寄自海陵郡。
谓我抱馀醒,江都多美酝。
老来饮不满,一醉已关分。
甘鲜虽所嗜,易饫亦莫问。
娇女巧收壳,燕脂合眉晕。
贫奁无金玉,狼藉生恚忿。妻孥喜食之,婢妾困扫?。
行当至京华,耳目饱尘坌。
此味爽口难,书为厌者训。
春霁重行行,行行在墟里。
摅怀厌楼观,寓兴欣山水。
断壁翠连云,寒流清见底。
主人开绿樽,下马临芳芷。
澄溜泻湾漘,跳波生石齿。
园林始弄萼,皋垄时鸣雉。
谈谑忘机心,笑言惊俗耳。
旷哉兹日游,何羡稽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