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病人应弃,穷愁孰与亲。
同行木上座,并卧竹夫人。
习定调千息,谈空外一身。
辙环天下半,送老楚江滨。
衰病人应弃,穷愁孰与亲。
同行木上座,并卧竹夫人。
习定调千息,谈空外一身。
辙环天下半,送老楚江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的《遣兴(其四)》,主要表达了诗人在老年体衰、心境困苦之时,对于亲近之情的渴望以及对禅修生活的沉思。首句“衰病人应弃”揭示了诗人的自我认知,意识到衰老的身体可能不再适合世俗的纷扰;“穷愁孰与亲”则强调在困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显得尤为珍贵。
接下来,“同行木上座,并卧竹夫人”描绘了诗人与僧侣或道友相伴的生活场景,暗示了他可能在寻求精神寄托,通过静坐禅修来排解内心的愁苦。“习定调千息”描述了修行时调整呼吸、凝神静心的过程,“谈空外一身”则表达了对空性理念的探讨,超脱于世俗之外。
最后两句“辙环天下半,送老楚江滨”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漂泊生涯,足迹遍布半个天下,最终选择在楚江边度过余生,流露出一种淡然接受命运安排的豁达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有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晚年生活的自省。
皇天平四时,不以秋先春。
仁人奉天职,不以德后刑。
次序固云然,表里元相因。
方春布阳炜,万物皆精神。
当秋乃揫敛,黄落山川贫。
天机之浅者,荣悴为戚忻。
谁知天地心,于此常肫肫。
既尝验诸理,又以取诸身。
四德孰非元,四端孰非仁。
刑威虽时用,生意固长存。
四时长有春,吾闻邵子云。
触事识初心,乃以名吾亭。
玉笥千峰雨,金风十日秋。
谁能多载酒,来此共登楼。
山立阅万变,溪深纳众流。
故人归未得,我亦为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