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斋居值雨已而大雪呈韩亚卿二首·其二》
《秋日斋居值雨已而大雪呈韩亚卿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愁霖何富晴,怪雪忽已积。

狂飞九月晦,无乃太急迫。

宁当大庭贺,终作虚檐滴。

不知堆为盐,但未大于席。

为祥或为灾,众口纷籍籍。

已闻半月前,何论一日隔。

愁吟欲附火,块坐惟面壁。

得无袁安僵,除是张华识。

饱食亦已多,敢恨斋房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斋居中面对秋日连绵阴雨之后突然降下的大雪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比喻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首句“愁霖何富晴,怪雪忽已积”以“愁霖”(连绵的雨)与“怪雪”(突然的大雪)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天气突变的惊讶与不解。接着,“狂飞九月晦,无乃太急迫”描述了大雪在九月晦日突然降临的情景,用“狂飞”一词生动地表现了雪花飘落的猛烈与迅速。

“宁当大庭贺,终作虚檐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场大雪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也有对可能带来的不便的担忧。接下来的“不知堆为盐,但未大于席”通过将大雪比作盐堆,形象地描绘了雪的堆积情况,同时也暗示了雪量虽大但并未超过日常生活所能承受的程度。

“为祥或为灾,众口纷籍籍”则反映了人们对这场大雪的不同解读,有人视之为吉祥之兆,有人则担心它可能带来的灾害,体现了社会上对于自然现象多样化的解读态度。

后半部分“已闻半月前,何论一日隔”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即使之前已有半月的阴雨,一天的大雪也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接下来的“愁吟欲附火,块坐惟面壁”描绘了诗人面对寒冷时的内心挣扎与外在行为,想要取暖却只能孤独地坐着,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寂寞。

“得无袁安僵,除是张华识”引用了古代典故,袁安困于雪中被张华发现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处境,给予帮助的愿望。最后,“饱食亦已多,敢恨斋房寂”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略带一丝对当前环境的不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药室咏六首·其一

山阶穿药井,石室置丹炉。

壁挂三天字,函封五岳图。

仙人邀对酒,玉女伴投壶。

但逐云霄去,无论日月徂。

(0)

小园旧名退乐中丞马敬臣先生改曰常乐因为题榜兼赋古诗二章见赠蕙敬次韵奉酬且记吾园得名之始·其二

荒园负城郭,穷巷翳榛莽。

谁云一区小,我怀殊自广。

结茅尚素朴,种竹爱萧爽。

乐此林庐就,忘彼年岁长。

自予释缨绂,一纪脱羁鞅。

独学叹孤陋,成性愧存养。

稍知天路近,欲陟未能上。

希音寡偶和,好事莫来往。

遂辍邱中琴,千载寄遐想。

晚遇林虑公,折节猥相访。

望洋增大观,披云快高仰。

谅非温伯子,何以酬心赏。

(0)

太岳诗三章赠陆元望少参之武当·其一

荆楚富名峤,太岳气雄哉。

云杪擢珠林,天中悬玉台。

遥遥人境绝,肃肃神君来。

(0)

刘生

刘生喜轻侠,关辅遍经过。

新市蹋鞠戏,高楼击筑歌。

驻车访朱亥,争博叱荆轲。

不为徼名誉,惟矜意气多。

(0)

太山三绝·其二

秦皇自谓功无量,拟揭空碑古帝前。

磨崔小篆三千字,何似开元十四年。

(0)

答天彝

君今笑入天台山,余亦欲田箕颖间。

白日风传紫芝曲,莫教人识是商颜。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