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谗龙》
《谗龙》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古风

退之昔日谗风伯,今日吾友谗应龙。

应龙闻之两耳卓,急卷海水飞长空。

阴云曀曀为后先,变化赫日成昏曚。

田间槁穗有生意,虢子属纩卢医逢。

望霓万口动一喜,往往备赛求豜豵。

顷之气象复舒霁,飘洒尚不遭溟濛。

龙乎奚尔不努力,遽若有禀还收踪。

天岂虐斯民,不欲为年丰。

林林未必皆咎戾,必有任责当其凶。

蕲君勿龙谗,谗龙非无从。

旱乾水溢各有召,应答不谬如洪钟。

昭昭之鉴明且威,讵敢旷久而忘功。

一欲窃弄权,霶霈私群农。

震怒起旋踵,菹醢灾谁躬。

慎无凝土像夭矫,昼夜狂舞青衣童。

精诚修警感毕听,朝暮膏泽盈寰中。

(0)
鉴赏

这首诗《谗龙》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寓言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中的权力斗争和民众的苦难。诗中以“退之”和“应龙”作为象征,前者代表了被诬陷的官员或贤者,后者则象征着能够带来雨水的神龙,寓意着自然界的恩赐与人间的福祉。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退之”(即韩愈)遭受不公正的诽谤,如同“应龙”(传说中能降雨的神兽)也遭遇了类似的冤屈。接着,“应龙”听到诽谤后,迅速卷起海水升入天空,暗示着自然界的愤怒与反抗。诗中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如乌云密布、日光昏暗,以及田间干枯的庄稼突然恢复生机,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反应与对人类行为的警示。

后半部分则进一步探讨了人间的道德与责任。诗人指出,虽然有人试图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但最终会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诗中提到的“精诚修警感毕听,朝暮膏泽盈寰中”,意味着真诚与警醒能够感动天地,带来持续的福祉与和平。

整体而言,《谗龙》不仅是一首富有想象力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在权力与责任面前保持正直与公正,避免滥用权力,以免招致自然乃至社会的惩罚。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峡边山寺

寺近阴崖多雾雨,峡边灵窦忽风雷。

松间白足携诗板,石上苍头把酒杯。

(0)

西湖旧梦·其七

帝城官妓出湖边,尽作军装斗画船。

夺得锦标权遗喜,金银关会赏婵娟。

(0)

内丹歌

某闻内丹不可见,不待施工自成炼。

羲皇以上几春秋,何啻千千万万转。

到今昼夜流光涌,金乌夜照广寒殿。

馀辉散发缀碧落,稀稠纷纠珠玉溅。

冲气祥精腾太虚,舒卷飞浮态累变。

映空晓景绿拖蓝,错绮晚凝红染茜。

有时震响轰冥濛,有时熠耀盘飞线。

有时清润垂冰丝,有时忽舞琼花片。

其间秀结成山川,密木繁林飞鸟虫鱼次第现。

龙翔凤鸣宝藏兴,絪缊孕瑞生群英。

四明之麓鄞之曲,育神含和备五福。

中有祥光两派明,内虚外应无不烛,能听能言能往复。

屈伸俯仰天然奇,不知手舞蹈与足。

二十年前忽转移,蓦过慈川天宝山之西。

翠微曲复烟霞深,变化游徙谁复知端倪。

石鱼楼阁云气低,比年往往暂此栖。

御风两渡浙河去,又寻归路从桃蹊。

桃源深处无人识,纵复经从当面迷。

天实秘此丹,所见惟童颜。

暂时一语露一班,不直知音又复还。

(0)

宫词·其三十三

击鞠由来岂作嬉,不忘鞍马是神机。

牵缰绝尾施新巧,背打星毬一点飞。

(0)

宫词·其四十二

岁岁蚕忙麦熟时,密令中使视郊圻。

归来奏罢天颜悦,喜阜吾民鼓玉徽。

(0)

倚梧叹

白首寄人间,萍泛无休日。

撑肠五千卷,岂乏济时术。

富贵不可期,惆怅难再述。

日暮倚庭梧,寒风听萧瑟。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