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郎笔力如江汉,收卷波澜作此嬉。
三叹方惊永嘉末,两章还到建安时。
祗知妙语能祛疟,可悟虚名不疗饥。
同病同忧有如此,向来吾亦蠹鱼痴。
此郎笔力如江汉,收卷波澜作此嬉。
三叹方惊永嘉末,两章还到建安时。
祗知妙语能祛疟,可悟虚名不疗饥。
同病同忧有如此,向来吾亦蠹鱼痴。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孚所作,名为《次韵德裕》。诗中以“此郎”开篇,赞美其文笔如同江汉之水,浩瀚无垠,充满波澜壮阔之美。诗人通过“收卷波澜作此嬉”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对方作品的丰富与生动。
接下来,“三叹方惊永嘉末,两章还到建安时”两句,表达了对对方作品的深刻感受和高度评价。诗人感叹自己读罢三遍方才领悟到作品的深意,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永嘉末年和建安时代,感受到那里的文学魅力。
“祗知妙语能祛疟,可悟虚名不疗饥”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作品的价值所在。妙语不仅能够治愈内心的疾病,如疟疾一般,更能让人在虚名浮利的社会中找到精神的慰藉。诗人以此表达对作品深刻内涵和真挚情感的赞赏。
最后,“同病同忧有如此,向来吾亦蠹鱼痴”两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与对方作品之间的心灵共鸣。他自比为“蠹鱼”,即蛀书虫,暗示自己对文学的痴迷与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对方作品的深深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对方作品的赞美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以及对美好作品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周郎早岁才名重,华屋连云接飞栋。
却耽野趣爱幽栖,种竹回环结成洞。
洞中坐客虽不多,洞中车马长相过。
微风敲玉郁清爽,湿烟环翠涵清和。
石峰嵯峨俨宾主,紫苔带得春前雨。
翡翠晴连覆酒杯,琅玕日长添诗句。
簟纹如水形神清,万叶为屋竿为楹。
朱光不到失昏昼,六月髣髴闻秋声。
嗟我村居逼樵舍,此居稍觉情缘寡。
正拟相从共笑歌,不缘一看匆匆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