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逍遥饱则眠,何人能似尔安然。
因思昔日陶弘景,金作笼头不易牵。
林下逍遥饱则眠,何人能似尔安然。
因思昔日陶弘景,金作笼头不易牵。
此诗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句“林下逍遥饱则眠”,生动地刻画出牛在林间悠闲漫步,吃饱后便躺下休息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自在与宁静的生活状态。接着,“何人能似尔安然”,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牛这种从容不迫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社会中忙碌与浮躁的反思。
后两句“因思昔日陶弘景,金作笼头不易牵”,巧妙地将牛的形象与古代隐士陶弘景相联系,通过“金作笼头”这一细节,形象地比喻了陶弘景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的精神境界。这里不仅赞美了牛的自然状态,也借牛喻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牛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简单、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
文初先生住天目,种竹千竿绕茅屋。
高者昂然拂霄汉,低者森然护帘幕。
座中浑无尘俗气,深处自有鸾凤宿。
先生曳杖时吟眺,苍雪无声落乌帽。
百年世事了无闻,三伏炎光岂能到。
醉坐石磴如巢云,襟怀不异长庚老,嶰谷筼筜眼中小。
落叶飘红覆茅屋,哓步层冈纵吟目。
前山后山相倚伏,东村西坞皆樵牧。
童稚长闲税粮足,身无羁绊如野鹿。
白头老翁过淳朴,邀我松阴具醽醁。
盘中之殽但黄独,自云僻处非城郭。
劝我加飧当粱肉,物虽伤廉情匪薄。
醉来欲卧无茵褥,梦绕烟萝枕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