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尽桃花昼掩门。说到伤春。直到残春。
子归枝上唤黄昏。只管催人。不管愁人。
杏子轻衫浥露新。多是香痕。半是啼痕。
春愁和泪几消魂。减得三分。才得平分。
落尽桃花昼掩门。说到伤春。直到残春。
子归枝上唤黄昏。只管催人。不管愁人。
杏子轻衫浥露新。多是香痕。半是啼痕。
春愁和泪几消魂。减得三分。才得平分。
这首清代词作《一剪梅·春怨》由丁澎所作,描绘了春天凋零后女子的孤独与哀愁。首句“落尽桃花昼掩门”以桃花凋零暗示春光已逝,女子独自掩门,足见其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说到伤春。直到残春”表达了对春去的深深惋惜,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
“子归枝上唤黄昏”借鸟儿归巢来唤起女子对家的思念,然而这唤声却只能加重她的愁绪。“只管催人。不管愁人”揭示了自然与人的矛盾,大自然的更迭无情,而人的感情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杏子轻衫浥露新。多是香痕。半是啼痕”通过杏花和女子衣衫上的露珠与泪痕,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哀愁,既有春雨的痕迹,又有她内心情感的流露。
最后,“春愁和泪几消魂。减得三分。才得平分”直抒胸臆,春愁与泪水交织,使人心痛欲碎,仿佛春愁占据了她三分之二的心,只剩下三分之一的自我。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里女子因春去而生的哀怨之情,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盘盘海底石,并树青琅玕。
至阳生至阴,龙宫常苦寒。
扬光炫朝彩,吐气蒸微澜。
根株历千载,莫测劳悴端。
端如巢居子,草木皮衣冠。
超然去人群,取友蹄与翰。
日诵黄帝言,浩叹泪阑干。
奈何天下治,必以云为官。
佩剑黄金环,咀丹白玉盘。
自闻至人德,积热生肺肝。
黄尘日暮起,对面不相看。
三山在何处,使我师王韩。
聊歌紫芝曲,倚君清夜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