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山家》
《过山家》全文
唐 / 张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避暑得探幽,忘言遂久留。

云深窗失曙,松合径先秋。

响谷传人语,鸣泉洗客愁。

家山不在此,至此可归休。

(0)
注释
避暑:在炎热季节寻找凉爽的地方。
幽:幽静,隐蔽而深远。
忘言:无需言语表达,沉浸在环境中。
遂:于是,自然而然地。
云深:云雾缭绕。
失曙:失去黎明的光线。
松合:松树密集。
径先秋:小路仿佛提前进入了秋季。
响谷:山谷中回荡的声音。
鸣泉:泉水发出的声音。
洗客愁:洗涤旅人的忧愁。
家山:故乡的山。
归休:归隐或休息。
翻译
为了避暑我深入探寻幽静之处,无言之中时间仿佛延长了逗留。
云雾深深遮住窗户,曙光不再可见,松林合拢,小径已提前迎来秋天的气息。
山谷回荡着人的交谈声,泉水的鸣响洗涤着游子的忧愁。
虽然家乡并不在此地,但在这里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可以暂时休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暑山中的一段宁静生活。开篇“避暑得探幽,忘言遂久留”表达了诗人在山中寻找清凉,沉浸于大自然之中的喜悦与忘我。

"云深窗失曙,松合径先秋"则是对山中环境的描绘。云雾缭绕使得晨光难以穿透,窗前已是暮色渐深。而松林间的小路也显露出初秋的气息,给人一种时间在自然中静止感。

"响谷传人语,鸣泉洗客愁"这两句通过声响和水流的声音,传达了山中的宁静与清新。山谷中的回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而潺潺的泉水则如同洗涤着游子的忧虑。

最后“家山不在此,至此可归休”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异地,但这片山中给予了他归属感和安息之所。这里的“家山”并非指具体的故乡,而是心灵的栖息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的心灵平静。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深,是一首颇具山水田园诗特色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蠙
朝代:唐   籍贯:清河   生辰:公元895年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王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猜你喜欢

八月廿七日挈孥渡江居武昌大潮街湖舍·其二

世人良自浅,非尔独能深。

老意趋枯淡,孤踪近郁沈。

方成隔江望,一纵倚楼心。

对面谁相识,栖栖未易寻。

(0)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其四三蛇长

三蛇长,一蛇擅雄王。上掩三日生妖芒。

羿乌毙弯弓,无人落搀抢。

血人为浆肉为梁,交结■狫恣跳梁。

帝闵下土命将一日平。

收其帑实夷穴藏,截蛇首,刳蛇肠,祭民社主,反民井灶还丘坑。

(0)

公无渡河

提壶公,向何方,止公勿渡公欲行。

妇人之言公不信,蛟螭纵横河水黄。

从公死,入河水,千载同作河中鬼。

(0)

送程校书昱分得柳字

离愁乱春鸿,客心醉江柳。

送君官亭路,忍把官亭酒。

远别自足悲,况是平生友。

行期似可缓,何即遽分手。

鸥鹭鸣上下,云帆递先后。

望望不尽头,落日三江口。

(0)

城西放歌·其一

太平桥外吹血腥,追奔黄?蹶门丁。

昨日纵横官地上,岂知恶极有天刑。

(0)

感古·其二

钜鹿诸侯伟战功,咸阳宫殿转头空。

如何盖世称无敌,也为虞兮泣帐中。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