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门少兄弟,兄弟唯两人。
饥寒各流浪,感念伤我神。
夏期秋未来,安知无他因。
不怨别天长,但愿见尔身。
茫茫天地间,万类各有亲。
安知汝与我,乖隔同胡秦。
何时对形影,愤懑当共陈。
衰门少兄弟,兄弟唯两人。
饥寒各流浪,感念伤我神。
夏期秋未来,安知无他因。
不怨别天长,但愿见尔身。
茫茫天地间,万类各有亲。
安知汝与我,乖隔同胡秦。
何时对形影,愤懑当共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和对兄弟缘分的无奈感受。开篇"衰门少兄弟,兄弟唯两人"直接点出了家中兄弟稀少,只有两人的特殊情况,这样的家庭背景让人感到孤单和脆弱。紧接着的"饥寒各流浪,感念伤我神"则描绘了兄弟俩在外漂泊、饱受饥寒之苦的情形,同时这种生活状态也深深地伤害着诗人的心灵。
诗人通过"夏期秋未来,安知无他因"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和接受,似乎认定兄弟俩不得不各自漂泊是命中注定的。但紧接着的"不怨别天长,但愿见尔身"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并不怪罪长久的离别,只希望能够早日与弟兄重逢。
最后两句"茫茫天地间,万类各有亲。安知汝与我,乖隔同胡秦"则是诗人对宇宙万物皆有其亲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他与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即便是相隔遥远,也如同胡虏(古代北方民族)一般难以割舍。结尾处"何时对形影,愤懑当共陈"则是在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平和无奈,以及对未来能够与兄弟团聚的渴望,这种团聚不仅是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兄弟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强调的家族观念和骨肉亲情,同时也反映出唐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面对困境时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无奈。
瑶台百尺临江上,水色山光共环向。
君王行乐年复年,凤阁龙楼隐层嶂。
神娥归来暝色寒,佩声缥缈青霄间。
朝云暮雨竟何在,苍枫丹桂盈秋山。
当时谁擅高唐赋,宋玉才高欣际遇。
往事悠悠不可论,台前老树西风怒。
灵王意气淩寰宇,十万雄兵辟疆土。
登临更有章华台,睥睨中原瞰荆楚。
穷奢极丽非良谋,纵乐日向高台游。
皓齿能歌细腰舞,蛾眉宁识人间愁。
一朝霸业归萧索,江上游魂招不得。
夕阳衰草栖寒烟,伤心忍过荒台前。
东坡先生百世师,落笔顷刻成珠玑。
桃巾紫裘坐者谁,晋卿王公美丰仪。
二姝夹侍双鬟垂,风韵自是名家姬。
丹阳蔡君性坦夷,座隅凝伫真若痴。
何人为写渊明姿,云是龙眠李伯时。
子由傍睨方注思,鲁直挥箑来何迟。
碧虚擘阮众所推,少游嗜之犹渴饥。
米君南宫书法奇,千丈石壁蟠蛟螭。
仲至仰首频嗟咨,髼头捧砚空朵颐。
圆通谈禅世莫知,巨济谛聪忘其疲。
岂独山水供游嬉,亦有童稚相追随。
石床棐几宁别施,唯陈琴尊与鼎彝。
诸公之乐乐在兹,至今图画形歌诗。
击丸蹴鞠徒尔为,如此雅集胡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