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多幽兴,能留看竹人。
檐花催进酒,池水待垂纶。
稍话间中事,真疑世外身。
柴扉须静掩,此外即风尘。
君自多幽兴,能留看竹人。
檐花催进酒,池水待垂纶。
稍话间中事,真疑世外身。
柴扉须静掩,此外即风尘。
这首清代连佳樗的《饮丁若思榆枋馆(其二)》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兴的生活画面。首句“君自多幽兴”表达了主人丁若思内心的恬淡与雅致,他喜好幽深的意境。次句“能留看竹人”则暗示了诗人自己也被这环境所吸引,愿意留下来欣赏竹林的清幽。
“檐花催进酒”通过檐头落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自然催促饮酒的氛围,流露出诗人与友人共酌的惬意。而“池水待垂纶”则描绘了池塘边垂钓的闲适场景,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色彩。
“稍话间中事”暗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交谈,话题可能涉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又因为身处宁静的环境中,这些事在他们看来仿佛超越了世俗的纷扰。“真疑世外身”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于尘世之外生活的深深向往。
最后两句“柴扉须静掩,此外即风尘”再次强调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望,诗人希望关闭柴门,隔绝外界的喧嚣,只享受这份宁静与纯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写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的隐逸生活理想,以及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
惜春葩,辞枝都向天涯。
只剩一片清阴,留取荫苔纱。
细忆去年初会,共低腰舞柳,倾国争誇。
被阮郎偷玩,婵娟纤影,人掩窗纱。
庭前过蝶,池边宿草,天际明霞。
憔悴楼头,妆懒便、唤春回去,难唤芳华。
丛丛桂叶,料素秋、香满邻家。
乍相别,甚愁思消得、阑干遍倚,云乱风斜。
澹白笼烟,抱花纤蝶迷无影。
晚凉庭院暗香浮,红鸭添银饼。幽咽蛩螀断井。
又絮语、夜来相警。半枕云垂,一帘月漾,秋痕销凝。
纨扇抛愁,年光负却双鱼赠。
谁传锦字向秋河,依旧云波冷。欲睡瞢腾还醒。
问归梦、恁时重准。银箭流壶,铜荷飘泪,清砧敲暝。
促行装、征衫憔悴,醴陵赋就幽恨。
牵衣诉到艰辛话,剪落小窗灯烬。
朝雨冷、况赵北燕南,不是阳关近。离怀谁省。
只古堠吟蝉,津亭烟树,人远暮愁迥。飘零苦。
□叹团圞情景。分携况味初省。
裁笺擘锦谁曾见,姊弟共联吟咏。
行计定、恐淼淼波空,望断春帆影。归期预订。
待蟹簖霜肥,鱼庄枫晚,作速理归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