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雨洗池塘碧。卷帘花气丝丝湿。纨扇晚生凉。
步摇簪鬓双。冰绡通体薄。合唤玲珑玉。
记听四弦秋。月明人欲愁。
梧桐雨洗池塘碧。卷帘花气丝丝湿。纨扇晚生凉。
步摇簪鬓双。冰绡通体薄。合唤玲珑玉。
记听四弦秋。月明人欲愁。
这首清代词作《菩萨蛮·女伶索赠即书其便面》描绘了一幅清雅而略带感伤的画面。"梧桐雨洗池塘碧",以梧桐雨洗涤过后的池塘水面,映衬出碧绿的颜色,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卷帘花气丝丝湿",通过卷起窗帘,引入了缕缕花香,湿润而清新。
上片写女子的夏日风情,"纨扇晚生凉",晚风中纨扇轻轻摇动,带来一丝丝凉意,暗示时光流转。"步摇簪鬓双"则描绘了她的发饰华丽,步态轻盈,显现出其身份的华贵和身姿的曼妙。
下片进一步刻画女子的气质,"冰绡通体薄",形容她的肌肤如冰绡般细腻,透出一种清冷之美。"合唤玲珑玉",将她比喻为精致的玉器,赞美其内在的高洁与外在的秀美。结尾"记听四弦秋",借四弦琴声暗寓秋意,引出"月明人欲愁",在明亮的月光下,女子似乎带着淡淡的忧愁,增添了词作的情感深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清丽脱俗的女子形象,同时融入了季节转换和情感微妙的变化,展现了词人的审美情趣和对女性美的独特理解。
凤枕鸾帷。
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
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
奈何伊。
恣性灵、忒煞些儿。
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
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
漫寄消寄息,终久奚为。
也拟重论缱绻,争奈翻覆思维。
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
尽日凭高目,脉脉春情绪。
嘉景清明渐近,时节轻寒乍暖,天气才晴又雨。
烟光淡荡,妆点平芜远树。
黯凝伫。
台榭好、莺燕语。
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
奈阻隔、寻芳伴侣。
秦楼凤吹,楚馆云约,空帐望、在何处。
寂寞韶华暗度。
可堪向晚,村落声声杜宇。
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
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
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
几回饮散良宵永,鸳衾暖、凤枕香浓。
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
近来云雨忽西东。
诮恼损情悰。
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
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
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
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
平生身负,风流才调。
口儿里、道知张陈赵。
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
解剧扮,能兵嗽,表里都峭。
每遇著、饮席歌筵,人人尽道。
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
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
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
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
过韶阳,璿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
罄寰宇、荐殊祥。
吾皇。
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
并景贶、三灵眷祐,挺英哲、掩前王。
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
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
鹓行。
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
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
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
迟迟淑景,烟和露润,偏绕长堤芳草。
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
遥山变色,妆眉淡扫。
目极千里,闲倚危樯回眺。
动几许、伤春怀抱。
念何处、韶阳偏早。
想帝里看看,名园芳树,烂漫莺花好。
追思往昔年少。
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
别后暗负,光阴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