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已如此,孤忠天地知。
死生同父子,奸宄系安危。
偃月无封桧,栖霞有谥碑。
中原遗老在,岁岁梦王师。
国势已如此,孤忠天地知。
死生同父子,奸宄系安危。
偃月无封桧,栖霞有谥碑。
中原遗老在,岁岁梦王师。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期的文学家白珽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忠诚的情感。在这里,诗人通过岳武穆精忠庙这一历史背景,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个人的情怀。
"国势已如此,孤忠天地知。"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国家现状的深刻担忧,以及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忠诚信念,这份忠诚只有天地才能完全理解。
"死生同父子,奸宄系安危。"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就如同父子之间不可分割的一样,即使面对死亡和生命,也愿意为了国家的安危而不顾个人。
"偃月无封桧,栖霞有谥碑。" 这两句描绘了岳飞被害后的悲惨景象。岳飞被冤杀后,其墓前曾种植了桧树,而“偃月”指的是月牙形的城垣,这里暗示着无人为岳飞恢复名誉。而“栖霞有谥碑”则是说岳飞虽死,但他的英灵依旧在霞光之中,且他的忠节被刻于碑上永远传颂。
"中原遗老在,岁岁梦王师。"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的怀念和追思。在诗人的心中,无论是岳飞这样的忠义之士,还是其他历史上的英杰,都成为了他夜以继日所梦寐以求的人物。
整首诗流露出深沉的忧国情怀与对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是诗人在乱世中的心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于忠义之士的普遍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