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斜楼角去迟迟。香满锁南枝。
替花寥落,因春消瘦,也忒情痴。
吟魂锁尽无人觉,长自独愁思。
此情唯有,绿杨眼见,红烛心知。
月斜楼角去迟迟。香满锁南枝。
替花寥落,因春消瘦,也忒情痴。
吟魂锁尽无人觉,长自独愁思。
此情唯有,绿杨眼见,红烛心知。
这首《眼儿媚》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妙的比喻,展现了深沉的孤独与哀愁。开篇“月斜楼角去迟迟”,月光斜照,夜色渐深,人已离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香满锁南枝”,香气弥漫,仿佛将情感凝固在了南枝之上,暗示着情感的深厚与持久。
“替花寥落,因春消瘦,也忒情痴”三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情感寄托于花上,描绘了因思念而花落春瘦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情与痴情。接下来,“吟魂锁尽无人觉,长自独愁思”,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忧愁与孤独,即使吟唱灵魂也被锁住,无人能觉察,只能独自承受。
最后,“此情唯有,绿杨眼见,红烛心知”,点明了情感的唯一见证者——绿杨与红烛,它们默默见证了这份深情,却无法言语,只能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对这份情感的理解与共鸣。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爱情的执着与痴迷。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