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全文
唐 / 崔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羁离。

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

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

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qiūwǎnsòngyǒurénguījiāngnán
táng / cuī

yòuzhǐyānsuànshēngduōshìyàn
zhèngféngyáoluòréngbié

dàidēnglínbēi
xiàngbànkōngbīngguòhòushuǐyúnchūlěngyànláishí

biǎnzhōuwèijūnkōngxiàngcāngjiāngmèngsuǒ

注释
烟波:形容水面雾气迷蒙,象征着远方或迷茫的生活。
羁离:束缚、分离,指厌倦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摇落:秋天树叶凋落,象征着萧瑟和变迁。
别:离别。
兵过后:战争之后,暗示社会动荡和家园荒废。
水云初冷:水面上的云气初显寒冷,形容秋季气候。
扁舟:小船,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漂泊生活。
梦所思:梦中思念的对象,可能是远方的人或事。
翻译
遥想烟波中的道路,这一生常感厌倦漂泊分离。
正值秋叶飘零之际,我们又要分别,还未登山临水已心中悲凉。
街巷大多在战乱后空荡,水云间刚有寒意,大雁南飞的时节。
我虽有小舟,却无法像你那样离去,只能在梦中追寻那苍江的思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诗人在送别的场合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旅途生活的无奈。"又指烟波算路岐,此生多是厌羁离"两句,通过对旅程中景物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于行走江湖、漂泊不定的生活感到厌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摆脱世俗羁绊的情感。

"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两句,则是说在秋天果实成熟而易于脱落的时节,朋友又要离去,这种离别之情已经让人心中充满了悲凉。这里的"摇落"和"别"字眼,极富画面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里巷半空兵过后,水云初冷雁来时"两句,描绘了一种战争之后的萧瑟景象和天气转凉时候大雁南飞的情景,这些都是离别之情的外在映射,增添了诗歌的苍凉感。

最后两句"扁舟未得如君去,空向沧江梦所思"则是说诗人自己还没有找到可以离开这里的机会,只能空自向着那条河流(沧江)发呆,思考心中所思。这里的"扁舟"形象,传达了一种渴望逃离现状却又无从做起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远方朋友的怀念。

作者介绍
崔涂

崔涂
朝代:唐   字:礼山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生辰:888

崔涂[唐](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猜你喜欢

下云居至瑶田戏赠圆老

山在云中人在山,人居山与白云闲。

也须认得瑶田路,方见青云一望间。

(0)

寄立斋

团栾未久又分襟,踽踽嬛嬛老不禁。

陋巷更无佳客语,残编幸得古人心。

熙熙农夫含生意,济济官僚喜德音。

欲共功名须好汉,微阳何以胜重阴。

(0)

挽汪约叟·其一

幸有灵光在,天乎作么亡。

生来最真实,病里亦康强。

和气留丹鼎,清尘凝笔床。

溪山呈秀处,风露悄凄凉。

(0)

和遁泽雨中韵·其一

梅霖博得遁翁怜,磊磊诗邮忽到前。

噀雾扫清尘外马,瀑泉呼起耳中蝉。

妨它种事并芒事,知是丰年或歉年。

陋巷一瓢应易足,更无思虑且安眠。

(0)

题思泉庵

一时人物久飞仙,诗竹和庵尽变迁。

尚有禅师风味在,野人门外汲寒泉。

(0)

虞美人.辰州上元

城东楼阁连云起。冠绝辰州市。莲灯初发万枝红。

也似江南风景、半天中。花衢柳陌年时静。

刬地今年盛。棚前箫鼓闹如雷。

添个辰溪女子、舞三台。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