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霜威见直臣,绣衣玉斧大同巡。
山分驼脊高中土,路折羊肠恐远人。
今日边戎应辟马,从来汉使独埋轮。
白头校字惭年少,为客京华又一春。
六月霜威见直臣,绣衣玉斧大同巡。
山分驼脊高中土,路折羊肠恐远人。
今日边戎应辟马,从来汉使独埋轮。
白头校字惭年少,为客京华又一春。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官员王显宗巡历边疆的情景,展现了其忠诚与担当。首句“六月霜威见直臣”以六月霜降象征王显宗在酷暑中坚守职责,展现其正直与坚韧。接着“绣衣玉斧大同巡”,绣衣代表官服,玉斧象征权力与公正,描绘了王显宗巡视大同的场景,彰显其权威与公正。
“山分驼脊高中土,路折羊肠恐远人”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既展现了边疆的险峻与辽阔,也暗示了王显宗行程的艰难与遥远。接下来“今日边戎应辟马,从来汉使独埋轮”两句,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王显宗不畏艰险、勇赴边疆的敬意,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汉使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颂。
“白头校字惭年少,为客京华又一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已高,却仍需在外奔波的感慨,以及对王显宗虽年长但依然勤勉工作的敬佩。整首诗通过对王显宗巡历边疆事迹的描绘,不仅赞扬了他的忠诚与勇敢,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和对忠诚职守者的崇高敬意。
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
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
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
尽后来、作者斗尖新,仍重叠。离不得,春和腊。
少不得,烟和雪。更茅檐低亚,竹篱轻折。
何事西邻春得入,还如东阁人伤别。
总输他、树下作僧来,离言说。
人家有园种花柳,君家有园种梧竹。
花柳只引蜂蝶来,梧竹能招鸾凤宿。
昨君饮我池上亭,亭边梧竹深冥冥。
锼风镂月已足玩,滴雨洒雪尤堪听。
君不见梧君昔在岐山上,开花与凤作屏障。
又不见竹君昔在渭水阳,结实与凤充糇粮。
岐山渭水地差远,颇觉老凤劳往返。
成周已去汉唐空,梧亦无根竹无本。
君家甲第连朱扉,碧梧翠竹相因依。
千年老凤叹何在,一旦下集增光辉。
梧君竹君喜相遇,凤兮凤兮君且住。
老凤回头谢二君,吾方高举青天去。